“小孩刚过来那一阵,语言完全不通,会不会很难受?”
彼得笑着说:“肯定有一点难受,不过听说小孩子虽然语言不通,但都愿意上学。老师会找一个懂中国话的小朋友帮助他,安吉拉经常给新来的中国小孩当向导的,学校还有英语班,为外国人开设的英语班。听说有的小孩在学校半年都不大说话,突然有一天,就说起话来,满口是流利的英语。你不用cao心小孩不会说英语,小孩学一种新语言是很快的,反而是他们的父母,成年人了,很难接受一种新的语言。很多小孩来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父母的英语不地道,不愿意他们上自己学校来丢他们面子。所以做父母的还是cao心自己的英语吧。”
“我看安吉拉现在不大说汉语呢,她一口的英语。”
“这里很多小孩都这样,越小过来的,越不肯说汉语,因为小孩成天生活在学校,没有说汉语的环境。海燕留在这里,也主要是为了孩子,因为安吉拉现在回中国去,跟班就很困难了。”
杨红见彼得说起教育孩子一套一套的,就大着胆子问:“你跟梅拉蒂有没有孩子?”
彼得一下就沉了下去:“没有,要是有,我还是这个样子?早就飞起来了。有一段时间努力做人,可是天不作美,”停了一会儿,又打起jīng神说,“要不怎么人人都说做人难呢。三十而立,过了三十了,可是没有儿女立起来,惭愧惭愧。”
杨红笑着说:“难怪刚才别人误以为你是安吉拉的爹的时候,你一点都不解释呢。”
“那不是因为别人把你当妈咪吗?”
看杨红一下红了脸不说话,彼得笑着说,“知道有了我这一句,你就要仓皇逃窜了。想不到你还是这么容易红脸,现在的人,都是这样信口开河的,你要这样容易红脸,那你的日子太难过了。”
回到家,杨红给大姑妈发了个电邮,问她找工作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说你也帮我留个心,我今天去一家中学看了看,条件不错,我也有点想留在这里了,不为别的,只为了我的儿子。
第十二章(上)
1
杨红生日那天,系里为她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卡森教授,他的博士生,实验室的技术员等都送了点小玩意儿,虽然只是几美元的小东西,但别人打听到了自己的生日并且记住了,还是让杨红非常高兴的,这些年来,她还是第一次这么风光。
大姑妈发了个电邮,说丈夫和女儿都办好签证了,你也放心地让丈夫儿子一起去签吧,咱们J省签证好办。今天是你的生日,这就算是我的一份贺礼吧。又说,我在D大工作网页上看到一个很适合你的工作,你先看看,如果合适,就把简历电邮给我,我帮你jiāo到人事处去。
周宁也破天荒地寄了一张电子生日卡祝杨红生日快乐,选的是一束红玫瑰,“我爱你”三个词温柔体贴地慢慢从背景中钻出来,音乐也深qíng款款的。不过杨红不感动,这完全是那个“故乡的云”培养出来的,不是跟她搞那段十年之痒,周宁哪知道这份酸?况且电子卡一分钱不花,想送多少张送多少张。节日生日不为杨红花钱是周宁的一贯风格,日子他还是记得,但每次都说“就把我送给你了”,那意思就是本来不做爱的,做一次就算礼物;本来就做的,就再做一次算是礼物。
彼得自己没送杨红什么,但当杨红跟班上课的时候,全班师生为她用汉语唱了生日快乐的歌,又集体送给她一张生日卡,上面有每个学生的中文签名,有的态度认真,但写得歪歪扭扭;有的还没学会走,就在想飞,思谋着写得龙飞凤舞,结果写得鬼画桃符。彼得也在上面留了言,说“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杨红知道他在引用她的语言,因为在口语班的时候,杨红在全班同学送给他的卡上就写了这句,而别人写的都是诸如“嘴huáng心不huáng,好色不好yín”、“忘记你我做不到”之类的,结果杨红的留言被全班评为“最搞笑留言”。
海燕送了杨红一套化妆品,说以后找工作面谈什么的用得上。海燕是带着杨红到购物中心里去买的,因为她认识那家永恒之美美容店的老板萨拉,说萨拉以前是北大哲学系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到美国一二十年了,早已不搞美学,搞美容去了,开了连锁美容店,每周只有一天在购物中心里露面。萨拉快五十岁了,但保养加健身,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是自家店里的活招牌。她不光做生意,还宣传她的美容理论,算得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资本主义美容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