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2_作者:艾米【第二部完结】(15)

2016-12-21 艾米

  杨红知道自己是个“为别人活着”的人,过得再幸福,如果别人都认为她不幸福,她就会觉得自己其实是不幸福的。更何况是“爱不爱”这种很难找到客观衡量标准的东西呢?什么叫爱?什么叫不爱?别人都说你丈夫不爱你,你还在那里以为他爱你,不是有点自欺欺人吗?就算你丈夫口口声声说爱你,他都可能并不爱你,更何况像周宁这样说都不说爱你的人呢?

  所以杨红虽然宁愿自己做饭洗碗而不想为这些琐事与周宁发生争执,但因为住的是集体宿舍,不能不为群众着想,于是仍然天天bī着周宁洗碗。好在周宁有更远大的计划在心中酝酿,也不计较,每次都丢三落四地把碗洗了。杨红只要在别人眼里过得去就行,自己去收拾残局也无怨言。每当周宁洗碗时,杨红恨不得在走廊上吆喝一声:“嗨,都来看哪,我丈夫在洗碗哪,别又说我丈夫不疼我。”

  7

  杨红虽然在许多事qíng上都是宁可“走别人的路”,但在一件事qíng上却有很坚定的要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那就是“爱qíng”。其实如果把“别人”这个词的定义放宽一些,她还是在走别人的路,只不过这个“别人”不是生活中的张三李四,而是理想爱qíng中的王五赵六。

  杨红不知道她的爱qíng观是从哪里来的,她没看过多少琼瑶式的小说,也没看过多少西方的làng漫电影或者中国古典式的爱qíng故事,也许都看过一些,但并没有在脑海中树立起一个鲜明的印象,不像现代的追星族,明确知道自己究竟是爱木村拓哉还是爱金城武。有人说每个少女都或多或少追过星,如果真是这样,杨红追的,肯定是星光,而不是具体的星,是那些星们在电影电视中塑造出来的人物,而不是星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吃喝拉撒的ròu身。

  所以杨红不知道爱qíng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但她往往直觉地知道爱qíng不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人为她介绍对象时,她马上就能想到:爱qíng不应该是这样的。有人追求她的时候,她一看那个人,就能立即作出结论,我爱的人不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有人问她:那你究竟要什么样的人呢?她就糊涂了,答不上来,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样的人。

  有些幸运的人常常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人,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要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xing格是怎么形成的,或者一个重大决定是怎么作出来的,她们经常会说“就是他那一句话使我爱上了他”,或者更厉害的:“那件事是我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杨红从来没有这么幸运过,有时还qiáng词夺理地想,说那些话的人,也不过是像那个笑话里面吃包子的傻子一样,花所有的钱买了一盘包子都没吃饱,后来问同桌的人讨了一个,才吃一半就吃饱了,遂后悔莫及:早知道半个包子就能吃饱,就不该买那一盘包子了,还可以把钱省下来。

  杨红就不知道自己那一盘包子是从哪里买来的,而那半个包子也一直没吃到,所以就只在脑筋里面有些模模糊糊的爱qíng观,无法用言语来做个界定。她记得很小的时候,跟几个小女孩在一起玩,不知怎么说到长大了要跟谁结婚上头去了。

  有一个小女孩大概怕被人抢了头牌,就率先说要跟毛主席结婚,其他的见毛主席已被人捷足先登了,就抢着说要跟雷锋、huáng继光、董存瑞们结婚。杨红虽然年幼,但也觉得她们天真得可爱,幼稚得无知。毛主席都已经逝世了,就是死了,懂不懂?跟死了的人是不能结婚的。

  杨红对毛主席逝世记得很清楚,因为刚发生不久。那天是星期四,下午不上课,老师政治学习,杨红在学校的cao场上玩,等妈妈下班。突然就听见学校广播里放起哀乐来,杨红知道肯定有什么重要人物逝世了,因为前一段时间周总理逝世,也是放这种音乐的。杨红就见学校的老师都从办公室跑出来,一边念念叨叨地说:毛主席去世了!一边就号啕大哭。杨红还不太清楚毛主席逝世的严重后果,有点哭不出来,但也捂住脸,怕别人看见她没哭会责备她,心里纳闷,妈妈不是说有一个高人测算过,说毛主席可以活一百四十五岁吗?怎么提前就逝世了呢?

  杨红就毫不留qíng地指出那个小女孩的错误,说你不能跟毛主席结婚的,毛主席已经死了。那个女孩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尴尬,脸也红了,很羡慕那几个抢到英雄人物的同伴。杨红倒不觉得那几个要跟英雄人物结婚的人有什么不对,充其量也就是眼界太高了。她不知道那几个英雄人物如今也跟毛主席一样去了另一个世界。她只知道雷锋是殉职的,董存瑞是牺牲了的,huáng继光是舍己为人的,都是英雄人物,永远都像照片上、画面上那么年轻,可能都住在什么大地方,也许就是北京,世界上还有比北京更大的地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