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杜沅尽在做挑战季岩底线的事。从上次探A村,到节食增加运动量,短期内瘦了十斤,再到这次亲身上阵演爆破戏……
可季岩,偏偏没有阻止的理由。他和她都是演员,都有一样的追求,没道理他能去拍,而她因为他的担忧就去不得。
只是这滋味儿,着实不好受。他倒宁愿她和人拍亲热戏,也不愿是冒险戏。
此时,杜沅说什么都安抚不了季岩。但是,她又知道她的决定是正当而理智的,不管是季岩还是她自己,都无法拒绝。
“哎,岩岩,最近我听说新上映了一部电影,”杜沅转移话题,“是两岸三地的合拍片,港城来的导演,片子口碑很好,改编自‘10.5湄公河案件’,导演为了贴近真实事件,在筹备阶段领着剧组去金三角地区搜集资料,当地警察也非常配合,所以导演对整个事件都非常了解。而且,据说是官方开了绿色通道,所以国内外的演员都有参演。影片内容也很丰富,有械斗、丛林激。战等元素,票房也是走的口碑路线,刚开始首日的预售只有三百多万,昨天的单日票房就达到了将近八千万。”
注定要发生的事qíng,再纠缠也没有任何意义。
季岩从善如流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新话题上:“我也有关注,如果你想看的话,可以看看哪天有时间,我们买这边的电影票,在这边的电影院去看。”
这甚至都不需要请假。演员也不是说每天都从早忙到晚,总有那么几天晚上是没有戏可以休息的,趁这个时间看个电影还是足够。
杜沅也确实被这部电影的口碑吸引到,她点了点头:“那敢qíng好,你让罗集买四张电影票?到时候给秦卉和江飞舟两张。”
随后她又道:“原本我们筹备手里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因为原作虽然不好,到底初具模型,只需要编剧足够好,把逻辑上的漏dòng圆一圆,就比大多数的烂片要好了。可是我看过《湄公河行动》的简介以及拍摄准备的细节,突然就觉得和人家一比,我们就落了下乘。”
这是杜沅的真实感受。
从前她和季岩在一起,偶尔会谈工作相关的事qíng,但更多的是生活,是她读了哪些书遇到哪些事突然产生了那些感悟。季岩毕竟比她多长了几年,不论是社会经验还是眼界都要比她宽广,可贵的是他有保有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感xing,锋利的xing格也并未被现实磨得更圆滑些,不像大多数普通人那样现实得可怕,是以她乐得听他讲话,他的观点对她也是一种启发。
而季岩则认为,杜沅因为年轻,脑子转得快,也常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是以二人的思想很容易就碰撞出了火花。
然而两个人的火花碰撞得更多的,却是原始的xing。
食色,xing也。
两个人都很默契,除了行程之外,很少谈到工作,也很少谈到过去,很少讲到未来。大约这是破镜重圆之qíng侣的通病,好像不去谈那些,只讲一些彼此都熟悉的事qíng,就能当中间分隔的那五年并不存在,也不会对彼此感到太过陌生,这qíng总归是续起来的,便叫人小心翼翼,只拿对方熟悉的模样来给对方看。
这颇有粉饰太平的意味。然而这太平,也粉饰不了多久。到了一定的时候,要么接受分隔的这几年对方的改变和陌生,重新熟悉起来,要么再次走到穷途末路、一刀两断的境地。
在上一次谈话之前,杜沅和季岩二人聚少离多,两个人在一起,只做开心的事,旁的都自己单独消化了。他们的感qíng,只是从前的延续,是和事业和现实分裂的,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而自从季岩和杜沅得知对方对工作对这个行业的真实看法以及期望后,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就有了联结,并逐渐融合在一起。
这种转变,也让二人都有些不适应。
其实从前季岩和杜沅二人在一起时,还是很和谐的。比如季岩也会过问杜沅的学习,杜沅也能不要脸地自夸,杜沅自然也会过问季岩的演艺事业,当然了,她是纯粹好奇,季岩也会和她讲,说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能挑战各种类型的角色。
两个人会一起讨论某本书里的某个人物,会一起讨论某道菜应该这么做,也会争论如何才能使做家务事的效率得到提高,会一起对戏(现在也会),彼此的生活相互渗透相互融入,可这些,在五年后的重逢都得以冰封,两个人都刻意地不去提起从前。一来是怕从前的这种默契已经消失,希望尚未存续多久,便已迎来绝望,二来是两个人都更注重现在和未来,在相处之中又在熟悉着彼此,刷新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