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手记_作者:微笑的猫(37)

2016-12-10 微笑的猫

  「枴弯了!」夏明若喊:「这个dòng拐着弯呢!!」

  他努力扒开地下dòng口处堆积的泥土,往里爬了几米却觉得气上不来,于是只能退出。

  「气闷了?」楚海洋说:「别乱动!我拉你上来。」

  夏明若躺着好一阵喘,然后抹了一把沾在脸上的泥:「真奇怪,这dòng根本就不通向举人墓。」

  这时考古队长也带着手下人马急匆匆赶到了。

  楚海洋问夏明若:「dòng朝着哪边拐弯?」

  夏明若指个方向:「那边。」

  队长脸刷地一下就白了。

  「东边……」楚海洋问:「元德太子墓在哪个方向?」

  队长愣了半天才敢说:「……东边,大约一百米外的菜地里。」

  他说完就往地上颓丧一坐:「不会吧……这就在眼皮底下的……」

  楚海洋叹口气说:「防不胜防呐!」

  夏明若问,「怎么了?」

  「翻天印,」楚海洋解释:「这个dòng有九成的可能是盗dòng,而用这种拐弯的盗dòng来盗墓的手法,俗语就叫做『翻天印』。那个,队长大哥。」

  队长答应:「哎。」

  「太子墓周围有积炭吧?」

  「有,」队长垂头丧气:「不但有积炭,还有积石。」

  「所以要打翻天印,」楚海洋对夏明若解释:「古人经常在安置好棺椁后再在周围堆木炭,堆沙的、放石头的也有,目的就是为了防盗,因为堆了这些东西后盗墓人的铲子不容易打进去。」

  「只可惜防贼的永远没有贼聪明,盗墓的行家往往不从正面突破,而是像现在这样,远远地从旁边打dòng。到了差不多时便横向打,最后再向上,打穿棺椁底部后将东西抽走。」楚海洋说:「这种qíng况我没见过,据说老师遇见过两次听说老师遇见过两次,一次在山西,再一次就是秦公二号大墓,都是表面看起来十分完好,发掘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发掘后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而墓底有盗dòng。」

  「我也只是听说过。」队长沉声说:「这次我们犯的错误实在是太严重了。」

  楚海洋拍拍他的肩:「别泄气啊大哥,都是猜测,咱们先回去向老人汇报一下qíng况,从长计议吧。」

  第九章

  地头会议的气氛沉闷。老先生不吱声,谁也不敢说话,偏偏老头仿佛神游天外,于是一群人只能呆坐在田埂上咬糙根。

  夏明若坐在小史身边,先问:「甜不甜?」

  小史摇头,不甜。

  夏明若轻轻叹息说:「不甜就好,我眼睁睁看你把一只蚂蚱吃下去了,挺营养的,荤菜。……别吐了,吐了多可惜!……bào殄天物啊史卫东,工农红军不会原谅你的。」

  「咳,」沮丧的考古队长终了开口:「钻探时确定过墓深,大约十一米下就是生土层。这个盗墓贼计算得十分jīng确……」

  「两个人,」老先生打断他,竖起两根手指:「盗墓者有两个。」

  老先生转向夏明若与小史:「墓大一分,危险就增加一分,所以盗大墓的,单独行动的极少。盗墓也需要协作,常常是一个挖dòng一个提土,一个盗取一个望风,尤其是这种会打翻天印的老手,比你我都谨慎,外面没有接应绝对不会轻易下dòng。明白了?」

  两人傻乎乎点头。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楚海洋问。

  「依照惯例,发掘已经成为定局了,」老先生问:「周队长,你们现在一共几个人?」

  「十四个,」队长说,「十男四女,但可以召集村里的农民。」

  「又不是农闲季节,哪里来那么多农民。」老头说:「学生们,我们留下帮几天忙,等到考古人员大部队来。」

  学生们自然不会拒绝。老先生拍拍屁股站起来:「我在洛阳时曾经得到消息,发掘批文不日就要到达,当初长沙辛追墓,动用了数千人次。这回的工作量也肯定不会小。如今人员器材资料一样没有,但时间不能làng费,陵墓再小,也有入口,这两天先去把入口找到吧。」

  一声令下,第二天十来个人就拎着考古铲出动了;队长比较轻松,坐小驴车去洛阳等批文。

  所谓考古铲,就是洛阳铲,是洛阳盗墓业界阶级兄弟们的智慧结晶。

  铲筒铁制,呈月牙形,上面接着数米长的木杆。使用时双手攥紧木杆,对着地面用力扎,把泥土压进铲筒后再提出来倒掉。在同一点上继续,dòng便越打越深。但dòng的直径却只有几厘米。西安一号墓距离地面达二十四米,也是靠着洛阳铲一杆一杆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