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手记_作者:微笑的猫(41)

2016-12-10 微笑的猫

  夏明若学得惟妙惟肖,趴在工地边上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正巧当时在去除表层浮土,老头又在明清地层上发现一个盗dòng,气得咬牙切齿说:「会有的!该有的都会有的!」

  夏明若捂着嘴偷笑,拿着毛刷小铲乖乖巧巧去收集封土里夹杂的陶片,竟然还清理到一枚毛主席像章,后来送给刘狗剩了。

  豹子问:「啥叫地层啊?」

  旁人异口同声说:「专家解释。」

  专家正埋头填发掘记录表:地点、代号、海拔、面积……

  于是便说,「明若解释。」

  夏别信一高兴问:「真让我说?」

  专家想了想说:「算了,豹子,还是等我有空我来给你讲吧。」

  又过了一天,传来个好消息说明清代的那个盗dòng并没有打到底,在地下两米处就消失了。

  又传来个坏消息说铁锹打不进去了,挖到石头了,用探铲勘测,都是宽一米、长两米以上的巨型条石,足足有三四根,并排堵在墓口上。

  盗dòng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消失的。

  考古手记(出书版)+番外(下)

  第十章

  「考古队守则。」老头说:「第一条。」

  底下人席地面坐,拖着长声回答:「遵守纪律一一服从领导一一严格保守国家秘密一一」

  「第二条。」

  「积极负责、忠诚老实一一吃苦耐劳、克服田难一一完成任务一一」

  第三,依靠地方,搞好关系,积极宣传党的文物政策法令,第四,互相帮助,虚心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绍五,注意安全、保证健康;第六,谨慎使用仪器,节约消耗品。

  第七是不成文却约定俗成的一条:绝对不允许搞私人收藏。

  「行,都知道哈,」老头说:「那么大家看电影去吧。」

  「噢~~~」年轻人们一哄而散。

  《地道战》的音乐响起来,刘狗剩抢占第一排守着张三条腿长板凳翘首以盼。夏明若灵活地挤进人群坐上去。

  今天考古队休息。

  条石上的封土已经被去除,但十来吨重的巨石单凭人力是拿下上来的,得靠起重机。本地的文物部门便从洛阳建筑工地上借了一台,但由于路况不好,估计明天晚些时候才能到。

  刘狗剩诉苦:「哥,你可得表扬我,我为了守位子吃了大苦头了。」

  「有数有数,」夏明若笑嘻嘻说:「我带你上北京玩去。」

  刘狗剩说:「天安门!」

  夏明若说:「行~~~~」

  楚海洋摇着大蒲扇来了,左右看看问:「我坐哪儿?」

  夏明若连忙推他:「没你坐的,你回去睡觉。」

  楚海洋便拉他起来,然后自己一屁股坐下去。

  夏明若嗷嗽叫,手脚并用对楚海洋又是推又是拽,后排的村民喊起来:「挡住了!挡住了!前头人不要乱动嘛!」

  楚海洋吐吐舌头,拉夏明若坐在自己大腿上,用手圈着。

  夏明若问:「热不热啊?」

  楚海洋便吩咐刘狗剩:「打扇。」

  刘狗剩双手开弓哗哗哗摇扇子,边摇边谄笑:「太君凉快?」

  姓楚的太君美人在怀,抖着腿说:「哟西一一」

  这时候不解风qíng的家伙出现了,大胡子周队长站在人群后头,两手拢在嘴边喊:「楚海洋一一!海洋一一!」

  打谷场上全体人员齐刷刷回头:「嘘一一」

  楚海洋只能站起来走出去,夏明若jian笑地对着他的背影摇扇子,一脸小人得志。

  电影散场楚海洋也没有回来。

  夏明若冲了个凉水澡回宿舍睡觉,睡到半夜,觉得没人压着真不踏实,便披了件衣服往工地跑。

  山村里的月光像水一般明净,凉风带着树木的清香,呼呼chuī过连绵的西瓜地。月亮下去,升起满天星斗,夏明若沿着田埂慢慢走着,听到两只军犬远远地又在叫唤。

  他路过池塘,发现里面开满了荷花,花辦在夜色中泛着幽幽的银光。

  这人一时兴起就趴在荷塘边探出身子去够,够不着就探出一点,再够不着就再探出一点,紧要关头,被突然跳起的青蛙吓了跳,扑通一声栽进了池子。

  发掘工地灯火通明,楚海洋陪着老头和队长蹲在条石上不知研究些什么,老头嘀嘀咕咕说话,楚海洋用小钢尺量来量去,然后低头记录画图。

  墓葬的结构已经确定了,长方型竖井土坑墓,近地表处长10。15米、宽8。2米;平均每二十公分一个夯土层,夯窝直径十公分——在附近还找到一根用来夯土的粗木头一一其余的一切则都要等挖开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