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前段时间就让老郑试探过了,他说没女朋友。”不愧是柳阿姨,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再下手。
这答案让孟缇微微有点诧异,但还是从善如流,“那应该就没问题了。”
柳长华长叹一声,随后满怀希望掀开锅盖,闻了一下:“总之,希望这次能成。小声也别再挑三拣四的了。”
郑宪文一进厨房就听到这句,脸上神色似有点不以为然:“妈,你太着急了,小声又不恨嫁,别老把她往外推。赵初年这个人不简单,您不应该这样就叫爸把人带到家里来,这事还要再看看。”
“我还不够了解?”柳长华说,“你爸都拿他的档案回来看过的,学问好,进退有度,还要怎么样呢。”
郑宪文略一沉思,“不好说。”
柳长华眼睛亮了亮,“小声见到人了吧?说什么了没?第一印象怎么样?”
孟缇也竖起耳朵凑过来听,郑宪文的目光全被她亮着眼睛等八卦的模样引过去了,好气又好笑,觉得实在难以表述,一只手扣住她的肩膀拉过来,“妈,你问阿缇好了,问她对这个赵老师第一印象怎么样。”
“很好啊,”孟缇啧啧了两声,回想昨天那堂选修课的空前盛况,“上课的时候,女生们就差尖叫了。”
“所以啊,那个人对女人太有杀伤力了,”郑宪文说,“自然若声对她的第一印象也不会太差,所以我才有些担心。”
“你担心过头了,”柳长华一锤定音,“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你妈我看人这么多年,没错的。”
那顿饭完全谈得上宾主尽欢。起初的主要话题是郑宪文。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在国外时跟老师同学合作的项目在国际上就得到了大奖,听说他要回国,国内的多家知名的建筑设计研究院都主动跟他联系。他回来之前定选了待遇最好的一家,恰好总部就在本市,下周开始上班。
然后所有人的注意力很快都转移到这顿饭本身,其他人都是尝过柳长华的手艺,倒不觉得如何惊艳;相比起来赵初年的对饭菜赞不绝口,他又是学文的,进退有度,还偶尔引用典故,称赞得柳长华眉开眼笑,只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越看越可爱。
“多吃点,”柳长华给他夹菜,“以后经常过来家里玩。”
赵初年笑着,微微颔首:“郑院长柳医生不介意就行。”
“怎么会介意,”柳长华笑了,看向郑若声,“小声你说是不是?”
这话大有探口风的意思。如果说之前赵初年就隐约猜到这顿饭有相亲的意思,现在就更确定了这个意图,面色一紧。
郑若声对相亲这种事qíng早就司空见惯,回了句:“他什么时候来玩都无所谓啊,反正我也不住家里。”
柳长华瞪女儿一眼,再看赵初年,明知故问:“你家里是哪里人?家里的qíng况呢?”
完全是丈母娘问女婿的架势。孟缇不管不顾的往嘴里塞东西,同时侧耳倾听着赵初年的回答。她才知道赵初年二十七岁,跟是郑宪文是同龄。他是本市人,在北方上的大学,本科学软件工程,还拿了个微电子的双学位,并且这两门课还学得非常之好;硕士忽然转行念现代文学,到了博士念学文学理论。因为在北方呆的太久有些厌倦,怀念南方家乡青山绿水,gān脆回来在大学找了份工作。他父母很早过世,上面还有个爷爷和大伯。
柳长华听得点头,就问:“你爷爷和大伯时候做什么的?”
“做生意,是商人。”
“噢,不错。”
孟缇心说难怪他上课水平不高,原来根本是半路出家学的文科。她把嘴里的香甜芋头咽下去,又喝了口汤,赞叹:“真是理科生转文科生的优秀例子啊。”
赵初年坐在她对面,看着她吃得满脸红润,像是刚刚洗过的苹果一样,忍不住微微一笑:“你有兴趣,现在考研考文科还来得及的。”
郑若声笑了一声,“爸,给孟缇开个后门吧。”
郑柏常不以为然,“胡闹。”
“不了,我不像赵老师你一样能gān,金融学双学位学得我都要死掉了,”孟缇摇摇头,“作为爱好还行,真要去学那个东西我可吃不消。”
赵初年表示赞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