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城_作者:皎皎(129)

2016-11-25 皎皎

  顾持钧微笑着跟我道谢,天气太冷,说话时他呵出了白雾。

  “安露,多谢。”

  “不客气。”

  他留下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带我走进客厅。屋子里暖气很足,我长长呼出一口气,脱下了外套,搭在手臂上。

  我说:“这个时候上门拜访,真是打扰了。”

  顾持钧为我倒了杯热咖啡,“过新年当然要人多才热闹。你不忙的话,就在瑞士多玩几天再回去,多陪陪许真。”

  我笑,“我就是这么打算的,顾先生你可不要嫌我待久了。”

  他微微一笑,“怎么会。”

  顾持钧有个很厉害的本领,就是总能让人觉得他脸上的微笑是自然地从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看上去非常真诚。但他心里究竟想什么,我一次都没真正看透过。

  到底是曾经的影帝啊。

  他是学姐的丈夫,也比我年长得多,加上其在电影圈的地位,我从来都是毕恭毕敬地叫他“顾先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觉自己可能有点畏惧顾持钧。

  他当演员的时候是个相当有智慧的演员,现在改行当起大学老师也是个智慧的老师。我从不觉得能用“聪明”这个词来形容他,聪明是一个浅显而浮躁的词语,只能说明某个人某方面的特质。而智慧,则是聪明经过了生活的沉淀结出的果实。他还在电影圈时,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也有过,离开之后,粗茶淡饭的生活却也一样甘之如饴——这就是智慧的体现,而绝非聪明。

  智慧让他的一双眼睛dòng若观火,让他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同时却总是保持着理智。唯一一件让他全部心神都贯注其中的事qíng,恐怕就是和学姐的那场恋爱了。这一段恋爱现在还作为传奇被人谈论。整个故事中,顾持钧付出的很多——简直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现实版,二选一的艰难抉择。

  人们对这件逸闻津津乐道,却很少有人知道顾持钧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做多少的心理建筑。

  不付出就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因为顾持钧的对手不是别人,是林晋修。

  Ⅵ

  我放下大衣,去厨房看学姐做饭。

  厨房很暖和,炉子上放着蒸锅和高压锅,烤箱里也有香气溢出。我靠在厨房的小茶几前,端着热茶问她:“学姐,你怎么知道我在瑞士?”

  “我想祝你新年快乐,”许真解释,“但你的手机不通,所以我打了电话给你的助理,她告诉我你的新手机号。我还很惊讶,你从没在冬天来过瑞士。”

  “临时起意,”我解释,“我也觉得自己此行太随xing了。”

  她看我一眼,应该有很多话要说,但终究没选在这个时候,只用坚定的语气说:“总之,就在我家过年吧。”

  我说:“好啊。”

  晚上我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照理说我一个外人和顾家五口人在一起吃饭,应该会觉得拘束,但顾家在待客上有一种很奇妙的本领,根本不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多余”或“外来”的。并且,我在某些时候也是特别能融入环境的人。

  餐桌上的我们聊着时下最新鲜的话题,说着教育孩子的经验,再闲谈一些我们都熟知的人的消息。

  比如沈钦言和杜梨。

  他们俩在三个月之前拿了结婚证,办了一场完美的结婚典礼。我当时也在场,所以现在可以用幽默的口吻复述着婚宴现场的细节,譬如紧张过头闹出不少笑话的杜梨,比如忙得找不到北的沈钦言,还有杜梨那位相当幽默的母亲。

  “小竹当时病了,我没能回国,真可惜不能在现场看呢。”学姐用一种遗憾的语气说。

  虽然没能回去,他们也送了份大礼。

  顾持钧微微一挑眉梢,问我:“婚礼来了多少人?新闻上没看到。”

  “三百多人,主要是杜家的亲戚朋友,沈家的也有一些。圈内人比较少,所以新闻不多。”

  学姐一惊,“沈钦言的爸妈来了?”

  “是的。”我说,“他们撑了全场,不容易。”

  学姐眼角一弯,笑着叹息道:“对沈家人来说,也是进步了啊。”

  “对,我当时也这么想。”

  吃过饭后顾持钧带着孩子们出去放烟火,我和许真坐在客厅里,慢慢地拆着茶几上的礼物和明信片,这些大都是国内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