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则是毕恭毕敬点了头,“是,安小姐。”
安露姗姗离开后,我却没怎么反应过来,沈钦言说我是他朋友。
他低头吃鱼,侧脸沉静,眸子深得好像一口井,漆黑长密的睫毛微微上翘,在眼睑下留下了淡淡的yīn影。
很难相信他已经三十二、三岁了,那么年轻,那么俊美,每个侧面都是一幅画,好像时间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我小心翼翼问:“沈先生,你说我是你的朋友?”
他侧头看我,表qíng里什么都看不出来,“你觉得不是?”
我连忙摆手,“不不,绝对不是的……我只是,太受宠若惊。”
他静了一瞬,又道:“我只是演电影的普通人。”
“噢……”我呆呆看着他。
说完他站起来,“我先走一步。”
我看着他端起餐盘送到餐具回收处,随即往大厅中央走去,先和邹小卿大导演说了几句话,又侧过身,和顾持钧寒暄,怎么看都是很得体的。
我想起那天在MAX的演播室,他无声无息让我枕着他的肩膀睡觉——敏姐说他xing格内敛,实际上却并不难相处。
为了有史以来他第一部大荧幕作品,唱片公司让乔希宁暂停了别的工作,每天不是去电影制作中心熟悉流程,关在酒店苦背剧本。
剧组本来要给他派一个专门助理,用于联系用,但乔希宁拒绝了,说:“我家阿梨就够了,一个顶俩。”于是硬给推了回去。所以我被敏姐下了命令,每天必须去看他一次。
当代希区柯克不是白叫的,这部电影延续了邹大导演一直以来的风格,镜头数极多,有两千个镜头——而乔希宁有三四百个镜头,出镜率算是相当高了。
他的第一场戏是在这周六,起初他兴致满满,随着周六的来临,他越来越紧张,状况一日差过一日,后来简直到了心烦意乱的程度。
我去看他的时候,他一幅抓狂的、jīng神错乱的样子,抓着我说:“我多少年没背过书了!”
“你不是也背歌词?”
“哎,歌词又不一样!”他哀叹,“歌词才几句?”
我决定帮他找回信心。
于是我打开电脑,让他看官网、论坛的留言——
“宁宁,我们爱你!”
“祝你的电影成功!你的演技一定很好!”
“我们都很期待你演唱的主题歌!”
“虽然和几大影帝同台演戏,可不要输给他们哦!”
“……”
大抵种种不一而足。
乔希宁的眼睛开始发光,歌迷发自肺腑的喜欢之qíng总能叫他jīng神振奋。
他是真的很爱歌迷,以前跟他聊天,他说:只要粉丝喜欢,他可以唱到八十岁。但不论是我还是他,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乔希宁首次触电大屏幕这则消息算不上头条,关于《众里寻他》这部电影的最大的头条不是这部电影的巨额投资,也不是沈钦言再次成为邹小卿的男主角,也不是张维安为这部片子作曲,而是顾持钧复出一事。
专题和新闻回顾了顾持钧息影之前的电影作品,他出道十年作品很多,经典之作更有六七部,他最后的电影作品《约法三章》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电影;但就在他拿到最佳编剧、攀登到了人生的最高峰时,忽然宣布息影——那年他三十二岁,人生盛年,正是声誉日隆、事业如日中天时,可他却脱俗而去。
那之后关于他的新闻统统销声匿迹,只有路人甲乙丙丁的说法供人追寻。
顾持钧息影之后去了瑞士,很快结了婚,选择了做学问的道路,五年前的新闻说他现在是瑞士著名大学的副教授,现在或许已经是正职了——这事儿让他的影迷更爱他,说这才叫上得厅堂下得讲堂。他现在有三个孩子,长子是对双胞胎,据说特别可爱,还有个四岁的小女儿——这则消息来自于他的某位学生在论坛上的爆料,真实xing很高。
但也仅限于此,别的信息,几乎无人知道了。
第四章(下)
乔希宁发愁地看着剧本,哀叹连连,“我刚给邹导打电话,他居然什么都不跟我说!只让我自己揣摩!”
我说:“……那,你好好揣摩,导演的话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