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起,岛上就yīn云密布,不见天光。这一幕戏几位主演都要出场,我们站在远处的平台上看,空气雾蒙蒙的,模糊了每个人的视线。
头顶的灰色云层在卷动,海水不复几天前的安静,海làng轰隆,奔涌在天地之间,咆哮着持续不断地打在沙滩上,声音愈来愈响,犹如雷鸣。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色彩。糙木失去了色泽,摇摇晃晃的岛屿,几位主演的争执吵闹以及无奈的哭泣在这昏暗的场景里有种诡异的崩溃感。像是末日真的到来了。
环境虽然恶劣,但那几幕戏导演非常满意。
那幕戏拍到最后,大雨倾盆而下,工作人员神速收拾了重要器材回了旅馆。
这算是收工最早的一天,对剧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来说,是难得的休闲时光。外面狂风bào雨,而大家在大厅和房间里搭起来十几个牌桌,旅馆的工作人员也从地下室抬出了一张台球桌。灯光暖意融融,大家喝着带来的香槟。
而我接到了新的工作,吃了晚饭就抱着笔记本奋战,偶尔抬头看看外头的狂风bào雨,不由得加快了手中的进度。
忽然眼前一黑,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了,好在笔记本上还有电源。我抱着笔记本,借着那微弱的灯光摸索着楼梯下楼。
果然楼下的大厅已经一片混乱,有人高呼:“停电了,已经派了人去检查了。”那是制片人的声音。
然后邹小卿的声音响起来,“大家少安毋躁,等一等电就来了。”
的确没什么可担心的,剧组有两台发电车,也有自己的电工,根本不必忧心。黑暗中的说笑声逐渐多了起来,没有人想回去睡觉,大家纷纷打开了手机、笔记本等工具获取光亮。
我在角落里找到乔希宁,他正和宋亦涵两个人说说笑笑地喝酒呢。
二十分钟后工作人员跟邹导汇报qíng况:海底的电缆断裂,正在维修,估计今天晚上是不可能修好了。一小时后工作人员又来汇报:岛上的备用发电机型号相当老旧,并且出了些尚未查明的问题,剧组和旅馆的电工表示暂时没有能力修好,于是大厅里一片哗然。
好在剧组还有两台发电车,邹大导演一声令下,让人把车开过来,停在家庭旅馆的门外,车上的大灯犹如人造月光,大厅总算恢复了光亮,于是玩牌的继续玩牌,打桌球的继续打球,喝酒的继续往杯子里斟酒。
我安心等待,没想到最终得到的消息是“备用发电机坏了,无法修好。”
修不好?
我忧心忡忡地瞧着笔记本上的电池电量越来越少,觉得不安——总不能今晚都在黑暗中度过吧!
我想了想,和乔希宁低语了几句,他带我去找导演助理,说什么“我这位助理对发电机很有研究”,一顿猛chuī。
助理已经忙得火烧眉毛了,狐疑地看了看我,大概对我也是将信将疑。他派去的人都修不好我怎么行?但也苦无办法,只好姑且让我试试。导演助理叫过旅馆前台的年轻女孩,让她带我岛上的配电室。
但酒店现场一片兵荒马乱,那年轻女孩显然不愿意冒雨陪我多跑这一趟,塞给我一支手电筒,匆匆给我指了路又说配电室有工具箱就被老板一个电话催了回去。
南岛本身并不大,配电室和这家旅馆也距离不远,不过两三百米就到了。
岛上bào雨狂风肆nüè,闪电一道接着一道,宛如天地倾塌,气温比室内下降了好几度,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我撑着伞,抱着笔记本,还拿着手电,自觉行走十分艰难,风大得几乎要chuī跑我。而每次亮起的雷声都震得我心口怦怦直跳。
手电的微弱光芒根本不足以照亮四周,时不时响起的闪电照得四下一片雪白。
我抬起头,忽然看到前方有个修长隐约的人影,我的眼镜被斜chuī过来的雨水淋得有些模糊,远看根本看不出那是谁。就那么窄窄的一条林荫道,我害怕电脑被雨水浇到,弓着腰抱着笔记本拿着手电,还打着伞走得歪歪斜斜,十分láng狈。既然有来人,我略微侧开身体让来人通过。
没想到那人走到我身边停住了。
“杜梨?”
“咦?”
我欣喜地抬起头,如稳重的大山一样站在我面前的,居然是沈钦言。雨帘连成了雾,手电的光芒分开了厚厚的雨帘,折she到他远山一样的眉峰、高耸的鼻梁、漆黑的双眸里去。
我身上已经淋湿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