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眠于光年_作者:夏茗悠(45)

2016-10-28 夏茗悠

  这时,秋和的QQ发出了信息提示音。是在杂志上经常发表文章的一个老作者过来打探消息:“苏灵的抄袭事件是咋回事啊?她怎么又出这种事了?”

  秋和抓住她话中的“又”字回过去:“以前也有过吗?”

  “就前段时间还有一篇别的文在别的杂志被投诉了。她那文有很大争议的。”

  “怎么啦?”

  “和纪小澄的文很像。还跟一个文隐含的意思很像,总之当时看了就以为不是她写的。”

  秋和没急着表态,打着哈哈蒙混过去:“唉……现在这种是真是防不胜防。”“这种事”是什么事也没明说。

  那位作者接着又详细解释道:“那篇文是写姐姐的男朋友去她的家乡看看,然后又喜欢上了妹妹,我有篇文写的也是这个意思,但那个男主不是姐姐的男朋友,而且苏灵中间穿cha的日式的段落和纪小澄那个简直一模一样,这件事也听说不止一个人反映……啊好混乱。”

  秋和依然不下定论,含糊地附和些有的没的,不动声色地,问起那作者有没有写新的稿子,转了话题,又鼓励了几句,直到她下线。整个过程薛涛一直在身后看着,感慨万分:“墙倒众人推啊,揭发前科的也出现了。”

  秋和在QQ好友中找到那个杂志的编辑询问详qíng,编辑也说苏灵确实被投诉了,还在调查中。

  秋和隐身了,又被薛涛叫去,让她看自己与告状作者的对话。

  “你大概是什么时候投稿给她的?”

  “去年七月。”

  “好吧,这件事我们再调查一下。没有确凿证据我们也不好妄下定论,你能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么?”

  “作者留的是深圳一所学校具体到年级班级的通讯地址并留下姓名:“我是住校生,平时都在学校。对了,我这篇稿子投给她之前在校刊上发表过,算证据吗?”

  “当然算,你能给我们寄来吗?”

  “我今天就寄。”

  校刊不是商业杂志,这也不算一稿多投。薛涛对秋和说:“这下就好办了。”

  “去年七月。”秋和喃喃念叨。她很快打开自己电脑的浏览器找到苏灵的博客,那上面征稿启事的发表时间显示为去年6月30日07:30:14.虽然秋和接手杂志进行改版是今年五月,但改版前苏灵就已经是杂志的特约编辑,她第一次帮杂志进行征稿是在去年六月,作者七月投稿给她合qíng合理,可苏灵在贴吧里却口口声声说“那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开始约稿”。

  而苏灵博客中的另一个发帖纪录又勾起了她的回忆,秋和在QQ中找出与苏灵很早前的一段聊天记录,发生在被投诉文章发表当期的制作时——

  秋和:

  《烟凉》不能上稿了。

  苏灵:

  吓?

  秋和:

  因为《烟凉》曾经发表过。

  苏灵:

  ……烟凉发表过?怎么可能!!你是相信我还是别人!

  秋和:

  什么别人?你自己登记在博客里说发表在别的杂志了。

  苏灵:

  哦,吓我一跳,没发表。当时编辑是跟我说要发这文,结果后来我拿另外一篇换掉了它,可是后来因为另外一篇字数过长,所以那一期我根本没上文!

  秋和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这段对话有什么疑点,既然澄清了一稿多投,就按照原计划刊登了《烟凉》,如今再回顾却觉得哪儿都有点不对劲,秋和的确一直在指一稿多投的问题,可苏灵一开始却不像在回应一稿多投,尤其是“你是相信我还是别人!”这句。

  秋和又把贴吧里的帖子看了一遍。

  有很多人支持苏灵,也有很多人反对苏灵。无论是支持她还是反对她的人,其中有大量ID注册于近期,说明是来自两派的马甲。其余一些跟风说自己也被抄袭的作者没有登录,直接显示IP地址。秋和查了一下这些IP,分散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她想起苏灵和告状作者都曾在杂志官方论坛中登陆过,于是进入后台去查看她们用过的IP地址。告状作者只登陆过两次,却不是在深圳,居然是苏灵所在省份的IP。而苏灵的IP地址就更加匪夷所思,有美国的,加拿大的,日本的,唯独没有中国的,很显然,她从一开始登陆官方论坛就在使用代理服务器。一个人若非心虚,为什么要如此谨慎地隐匿自己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