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眠于光年_作者:夏茗悠(53)

2016-10-28 夏茗悠

  薛涛觉得整个脑袋一片混沌。

  她把秋和与出版社之间的邮件往来全部点开看了一遍。找到一封去年十月初写给出版中心主任的邮件,似乎可以解释其中的疑点——“为了规范作业,以后排版社也不跟出版社直接联系。合同是我跟出版社签的合作合同,所以出版社只需联系我一个人……最终成品由我快递给出版社,退改意见请您整理好一个完整的书面意见发到我邮箱,具体怎么改由我传递给团队。像那种我的杂志少文章多图片而我却一无所知的事不想再发生了。……我也希望我的团队成员能单纯一些……如果我做这个杂志的主要阻力来自合作者,那将会产生相当令人遗憾的矛盾。”

  秋和的语气可以说十分不客气。薛涛认为原因在于这封信的后半部分——“合同上写明稿费应在出书后一个月内支付,理应在印刷之后立即开出稿费单。但是我们的制作已经到12月号、10月就要上市了,却依然没有拿到9月号的稿费……”

  拖欠稿费的事薛涛从未听秋和说起,她感到既意外又并非特别意外,求和不是个会向无关人员倾诉报怨的人,薛涛是文编,在财务问题上无疑是无关人员。

  给写手、画手汇稿费本不是繁重的劳动,为什么每次见米白她都不断接电话作事务缠身状?为什么她最后会辞职?为什么她辞职后求和接手那些杂物,连一些写手都来反应没有按时收到稿费?原先她只是以为求和生活中需要忙的事比米白多,顾不过来。可现在看来原因并不是这么简单。

  薛涛已经不想再追究杂志停刊的根本原因,因为她突然发现自己有太多事不了解。

  同时她也发现,有些事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复杂。秋和在建议改版的一份策划书中描述重点作者之一“自创刊以来每期都有文章上稿,实力稳定,广受读者好评,根据论坛、贴吧以及读者调查表统计,现为杂志人气最高的作者之一。其作品皆为同龄人之中的上乘之作,独具诙谐风趣的个人特色。自长篇预告在网络上发布以来,受到读者关注度最大。”……“此作者叫有培养前途,希望出版社与她和其他两名重点作者签订长约,并于时机成熟时在杂志相关书系中添加其个人文集与长篇单行本的计划。”

  而那个日期之后一封来自出版社的回邮,却只字未提签约之事。

  也许真得像秋和所说“他们对杂志都没有兴趣了,怎么会对作者有兴趣?”,也许又像秋和所说“社会很复杂,不是你刨根问底就总能找到答案”,薛涛这次信服了。

  她望着面前糙稿纸上被全齐的两个密码,突然想起这个时间,秋和应该在朝阳区的出版中心签协议,不在寝室,也用不着携带笔记本电脑。薛涛未作半秒迟疑,就收拾东西回了寝室,他不知道自己想在秋和电脑里找什么,但就是想找点什么。

  但开机后输入密码,却被报错。

  薛涛重输一遍,还是被报错。她不禁蹙起眉,秋和改过密码,在昨天晚上到现在开机之前改过密码。任她再谨慎也不可能每天换一个开机密码,那样她自己都未必记得住。那么为什么正好在这个时候平白无故改密码?如果她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为什么不把邮箱密码一并换掉?

  薛涛满腹狐疑的关机,盯着黑漆漆泛着光的屏幕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

  唯一的解释是——如果你看不见秋和的秘密,那是她不想让你看见。

  如果你看见了秋和的秘密,那是她想让你看见。她的解释你不相信,非要查证一番,那么就去查,她把你想要的全都给你,因为她问心无愧,无需隐瞒。

  薛涛一边摇头苦笑一边痛下决心,从今以后,再也不管秋和的闲事。

  【五】

  秋和从出版中心的大楼里出来,上了车。叶玄问她:“回学校?”

  “送我到五道口吧,晚上和沈芃约好一起吃饭。”

  “你不是来签终止合同的么?”

  “是啊。”

  “那怎么一点也不难过?”叶玄又抽空瞥她一眼,“像块墓碑一样面无表qíng。”

  秋和把脸别向另一边车窗,叹了口气:“我从未成年就开始做这个杂志,它是和我一起长大的,我怎么可能不难过?你别开我玩笑,每个人表现难过的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