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的大多是歌手和综艺艺人。
当初叶子澈就是在星空下闭着眼,全身心投入演唱的模样打动了我。陆瑜没有偶像艺人浮夸的明星范儿,但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这种商业jīng英般的沉着却有着另外一种可靠的男xing气质。
虽然这是最后一场戏,但编辑却整整花了一周的时间修改,才终于让陆瑜拍板说OK。
接过新剧本的我连忙一看,先是一愣,有些吃惊,接着陷入思索。
剧qíng并没有改变很多,可结尾处却不大一样了。之前我所饰演的小婢女是忽然叛变,想要杀死宋微,结果没想到螳螂捕蝉huáng雀在后,皇帝留有后手,竟连她也不放过,想把她和宋微两人一起剿灭。
可是现在,除了前期,以及补拍一些铺垫的戏份之外。
这里的小婢女却不是那么无缘无故地反转,说翻脸就翻脸去杀宋微,反而是一种知道宿命来袭不可避免的沉默。
我一边读着剧本,一边开始想象,跟宋微公然背叛决裂后,她一定是微微垂下眼眸,尽管面沉如水,拨着琵琶弦的手也不曾抖动,但隐藏在她看似波澜不惊的眼神下,又会是怎样的心qíng怎样的思绪。
真的要杀她吗?
那个放弃大好年华,代替着双生子哥哥,一寸山河一寸血战斗到了如今的女人……
可如果不杀她,那自己这枚暗棋就是背叛自己以前的恩人!这样的矛盾xing,的确让这个角色有了一种更深层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
就像是,画龙点睛之笔。
我看过《女皇》拍摄的一些回放,那时只觉得宋微的角色xing格分明,极具感染力,内心很有层次。我原以为那是因为我的演技太青涩,远远没有她的收放自如,但是……现在看了这个剧本之后,我好像懂了一些什么。
闪光点。
电影篇幅有限,一秒一帧都必须是jīng髓,都必须最大化地展示出人物的特质。先前的小婢女有戏份,有反转,可是,却没有闪光点。
一个没有闪光点的角色,哪怕是有着绝妙的造型,也永远无法深刻。
无法深刻,就成不了经典。
我突然有种感觉,好像自己抓到了一些什么。
虽然演戏和唱歌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一首歌之所以传唱率高必定是因为旋律朗朗上口,让人觉得回味,可如果一首歌要成为经典,则必须要有更深的内涵。
这一点,演戏也是一样。
jīng美的定妆扮相和人物的戏份,的确会让你在这部电影里面出彩,但是想要成为让人难以忘怀的角色,则需要更深刻的特质。而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无论是作为歌手的我,还是作为演员的我,都必须努力通过自己的演绎将那些歌、那些角色的感qíng内心,充分的诠释出来。
前面的戏份已经补拍完毕,这个新的剧qíng只把最后结尾那一场戏重新来过,让所有的爆发在最后一幕闪现。当摄影棚的灯光打到我前面,我第一次那么紧张——因为陆瑜让这个角色更加深刻更加完美,我真的、真的有点害怕自己演不出来。
戏份重拍。
宋微手一挥,腰中软剑如蛇涌出,雪光一片。我琵琶一旋,五根长弦发出冷然的光,迎向了宋微的软剑。
chūn浓花艳。
曾经小婢女和宋微,一个弹着琵琶,一个挥剑起舞。
一席淡酒,一树落花,花开chūn满院。
而今,挥剑相向,直取xing命。
这个世上,背叛是最令人痛苦的事qíng。
昔日的qíng分和今日对峙的杀伐在宋微的眼眸中jiāo织成一道复杂的目光,她的眼眶并没有噙着泪水,可是那种纠结的眼神却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了她的不信与不忍。
兵戎相见,誓死方休。
我漾起往日那种微笑,然而,眼神和语气却波澜不惊。
————————————————————————————————————————
大殿外的chūn光一缕一缕的黯淡了下去,那些从南开到北的淡粉色桐花从树上打着旋儿凋零颓靡了下来,仿佛一场绝望的挽歌。
“君上从小就收养了我,命令我去服侍你们。你们的一举一动,我早就汇报给君上,只是没想到,你们最后竟然会改变计划攻打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