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来就是一个团队,我相信领队会呼叫救援来找我们,不会扔下我们不管;同样你也得相信,我不可能放弃你。”
这个不到20岁的大男孩语气轻松,但自有一股让人信服安心的气度,辛辰垂下眼睑,叹息着:“请做最理智的选择,不要意气用事。你随时可以改变主意,我绝对不会怪你。”
这个讨论到此为止了,他们在一片广袤的松林边缘宿营,第二天,太阳出来,不远处糙甸上野花盛开,季节迅速从夜晚的寒冬过度到了和旭chūn日光景,可是两人都知道,这里的天气是反复无常的。
他们捡拾了木柴,到开阔处生成篝火,尽力让烟看上去浓密一些,希望能让救援的队伍早点找到,但到了下午,天yīn下来,重新开始下雨,两人只能蜷缩在帐篷里。
辛辰清醒时,会与乐清聊天,乐清发现她是健谈的,并不象头几天看上去的那么沉默寡言。但她说的全是从前徒步的见闻,以及他们共同生活过的城市,一点没涉及到其他。
到第三天,她热度上升,面色cháo红,嘴唇gān裂,林乐清用湿毛巾给她敷额头,收集了雨水,隔一会就qiáng喂水给她喝,但她还是开始有了脱水的迹象,她再没抓紧他的手,可是偶尔嘴唇微微开合,呼唤的隐约仍然是那个名字。
在几乎绝望的时候,雨停了,林乐清尽力搜罗可以点着的东西,重新升起火,由户外救援队、村民和武警组成的搜救队伍终于找到了他们。
“我们的确比较幸运,领队处理得很及时,发现我们掉队后,第一时间向管理处求救,大概还qiáng调了一下我拿的加拿大护照。”回忆那样接近死亡的日子,林乐清并没什么余悸,反而笑道:“我们被抬下山送进卫生院,我父亲接到电话已经赶过来了,马上把我们转到西安市区医院,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路非从美国回来后的那段时间如同着魔般收集着网上所有与秦岭太白山徒步有关的资料,知道林乐清完全没有夸张,几乎每年都有游客、驴友和采药的山民在山中失踪遇难,迷路、失温、遭遇野shòu……各种原因都可能致命,而辛辰在那种qíng况下能活着回来,实属侥幸。他的手在桌下紧紧握成了拳。他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念头驱使她听到他要回来就做出逃离的决定,在他印象中,她一直都是倔qiáng而从不躲闪的。。
第十六章(下)
路非与林乐清道别,出了绿门咖啡馆后,几乎下意识地开车来到辛辰的住处,站在楼下看着那个没一丝光亮的窗口,他不记得他曾多少次站在这里这样仰望了。
七年前,他到美国念书,辛辰考上了本市一所不起眼的综合xing大学,搬去宿舍,同时拒绝接他的邮件,两人一下彻底失去了联系。接下来,他只能在与辛笛互通邮件时问一下她的近况。
辛笛给他的消息都是只言片语:她学的平面设计专业;她jiāo了一个男朋友,看上去不错;她好象突然很喜欢旅游了;她业余时间做平面模特,我爸爸不愿意她gān那个;她和男友分手了;她在婚纱摄影公司兼职;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追求者……
每次接到这样的邮件,他都会反复地看,试着从简单的字句里组织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活,然而只是徒劳。
他父亲一向对儿女要求严格,并不主张他们求学期间随意往返。他在留学第二年寒假才头次回国过年,那时他父亲早就调往南方任职,举家南迁。他在家待了一天,忍不住悄悄买了机票过来,然而辛辰家的门紧紧锁着。他打电话给辛笛,并没说自己在这个城市,只和她闲聊着,然后状似无心地问起辛辰,这才知道辛辰到在昆明做生意的父亲那边过年了。
他只能祝辛笛全家新年好,怅然放下电话,也是和现在一样,仰头看那个黑黑的窗子。
天空飘着细细碎碎的雪花,yīn冷cháo湿,他从南方过来,穿得并不多,可还是信步走到了市区公园后面一条僻静的路上。chūn节的傍晚,又赶上这样的天气,这里几乎没有行人。
就在他出国的一年前,他曾陪着读高二的辛辰在这里散步,那时正值四月底的暮chūn时节,空气温暖,预示着这个城市漫长的夏天快要开始了。
从那年上半年开始,辛开宇突然反常地再没出差,也没到处跑,几乎经常在家了。辛辰上到高二下学期,学校已经开始每天晚自习再加上周六全天补课,路非不方便到她家帮她补习,只能偶尔约在星期天带她出去吃点东西或者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