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茧自缚_作者:飘阿兮(31)

2016-10-13 飘阿兮

  按说郑谐一家也应该到A市去团聚的,但是郑谐妈妈的身体已经不能适应那边的gān燥气候,即使那里曾是她的故乡。而且郑谐说:“我不愿意换学校,需要很长的调整期,影响我成绩。”

  郑谐的妈妈就以这个借口留在Y,只在偶尔周末的时候,会乘车去看望丈夫。这么多年,分离成为一种常态,相聚反而不能适应。

  于是在那些没有家长在家的周末,郑谐与筱和和分坐在餐桌的两头,等着保姆上菜。等待的时候,郑谐百无聊赖地翻着财经报纸,而筱和和则津津有味地看着少女漫画。

  郑谐常常毫无预兆地把报纸凌空扔过来:“换一下。”

  和和不敢违逆,只得老老实实走到他跟前亲手送自己的可爱小画书,然后捏着他的报纸横看竖看,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半天也读不懂一段话。

  郑谐考上大学去外地念书后,郑谐的妈妈更是把全部jīng力都用在和和身上了。

  和和有时候对着镜子瞅着自己,看不出来自己倒底哪里可爱,以至于倩柔阿姨这样喜欢她。

  她只从郑家的工人们嘁嘁喳喳的长舌中隐隐地知晓当年两家纠结的往事所以郑家要补偿,知晓了倩柔阿姨因为一心向佛善待天下生灵所以也包括了可怜的她,还隐隐知道郑伯伯心有所属所以倩柔阿姨躲在这一隅眼不见心不烦……

  那两位阿姨不久后就从郑家彻底消失了。和和不是多事的孩子,所以并不问。只不过有一回郑谐回来了,倩柔阿姨表qíng不满但语气仍温柔地劝诫郑谐要待人宽容为怀,要容得下别人的缺点。那时和和才知道,那两位做了多年的工人竟是郑谐安排人换掉的。

  他远在几千里之外求学,却对家里的风chuī糙动都了如指掌。筱和和觉得郑谐实在是神通广大。

  (2008年9月初稿,2009年4月修改稿)

  6-兄妹(3)-修改版

  郑书记找郑谐通常也没什么重要的事qíng。而郑谐向来知分寸,从小到大也没做过什么足以惊动父亲大人的事。

  但他仍是需要定期到父亲身边汇报工作与生活近况,要简明扼要,不少于五分钟,也不能超过十分钟,然后回答父亲几个问题,像面试,也像答辩。

  这大约是他父亲的职业病使然,也是他们父子二人为数不多的沟通方式。

  郑谐和父亲从书房出来时,见到和和的妈妈林亦心也到了,正在对和和说话。她表qíng平静,语调轻柔,但和和低头不语,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郑谐认识和和妈二十几年了,对她的印象仍然像笼着一层雾一般,看不分明。

  林女士有端庄的面容和清丽的气质,与和和在一起更像姐妹而非母女。

  林女士表qíng很少,通常可见微笑和不笑两种,生气和焦急的样子极少见。

  林女士言语更少,通常别人问话,她才回答。她不议论别人,也不会与别人谈及自己。

  林女士是她那个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巾帼不让须眉。

  这样一个没有七qíng六yù一心钻研学问的女子,儿时他便常常不自觉地将她的形象与古墓派传人重合起来。

  不过郑谐尽量不去将林亦心想像成小龙女。因为他一直觉得和和的爸爸很像郭靖。

  huáng蓉的老公与杨过的老婆结婚生女……这是何等混乱的关系,完全是亵渎。

  郑谐脑子里还转着往事,本来正低着头的和和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竟朝他投来惊喜又期待的眼神,令他受宠若惊。

  和和一直很畏惧她的妈妈,其程度相当于贾宝玉对贾政。但和和自己也说,她的妈妈不只从没打过她,骂过她,甚至连说重话的时候都不曾有过。但她就是见到母亲便害怕。

  大人们开始寒喧,小辈便可以松一口气了。

  郑书记与林教授在一起,是可以充分体现中国礼仪之邦风采的qíng境展示。

  “林教授最近的研究进展如何?听老李说你们常常通宵实验,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多谢郑书记关心,还算顺利。您也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cao劳。”

  晚餐在郑谐家进行,很丰盛,桌上有好几道和和最喜欢的菜。

  郑谐与和和在餐桌上只负责埋头吃饭以及侧耳聆听。

  饭局散得很早,林教授要回实验室等结果,淡淡地对和和说:“不用等我,你先睡。记得把门上三道锁。”这意味着她要接近天明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