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时光_作者:桐华(91)

2016-10-11 桐华

  “小叔好不容易找了个婶婶回来,他们都怕做得不好把婶婶给吓跑了。”

  我闹了个大红脸:“我不是,我不是……”

  晶晶小大人似的说:“我知道,你们还没结婚,就是没结婚,才怕你会跑呀!唉!我小叔是我奶奶的心头病,以前一过年,奶奶就不开心,还常常对着爷爷的照片哭,今年她最高兴了。奶奶说了,要是我表现好,婶婶喜欢我,就给我很多压岁钱。”

  我哭笑不得,难怪小丫头这么殷勤,感qíng有奖金可拿呢!

  “你带我去哪里?”

  “快到了。”说着话,转了个弯儿,在背风向阳处,一个塑料大棚出现在眼前。

  “就这里,进来!”晶晶拉着我钻进塑料大棚,我“啊”的一声惊叹。眼前是一片花的海洋,红色、紫色、huáng色、粉色……大朵的月季,小朵的蝴蝶兰,在大棚里高高低低的架子上怒放。

  晶晶背着双手,看着我问:“喜欢吗?”

  我点头,她得意地笑:“女生没有不喜欢花的,你喜欢哪一株,随便挑。”

  花丛里传来笑声,涛子站起来:“你可真会做人qíng。”

  晶晶有点脸红,瞪了涛子一眼:“这里有我种的花,那些,那些都是我浇水的!”

  涛子好脾气地说:“好好好!你种的。”

  我一边在架子里看花,一边问:“这是你弄的?”

  “嗯,今年是第二年。”

  “怎么样,市场如何?鲜花的生意好像不太好做。”

  “鲜花的生意是不好做,农村人不消费这玩意儿,只有城里人买。云南那边四季如chūn,适宜花糙生长,又已经形成规模效应,成本便宜。即使加上飞机运输费,到了西安、宝jī、汉中这一带,仍然比我们当地的鲜花有竞争优势。”

  我观察着他的花说:“你做的不是死花生意,卖的是活花?”

  他朝我竖了一下大拇指:“对!我卖的是活花,到了市场上就是盆花。云南的气候毕竟和我们这里不一样,花的品种有差别,而且活花的运输成本太高,所以我的花市场还不错,尤其是逢年过节,今年光chūn节前就出了一棚的花。”

  我估量了一下大棚里的架子数,每排架子上的花株数,再根据我所了解的花市价格行qíng,很敬佩地说:“应该有三五万的进账吧?”

  他很惊奇:“你比我舅算账还算得快!没错,扣除化肥、人工、运输,大概能净落三万多。”

  “你舅的专长不是算账,我的专长是算账,所以我要给他打工。”

  涛子笑,指着一株水红的扶桑花说:“这株好看,过会儿我找个花盆,把它移进去,放到你房里。”

  “那我不客气了。”

  晶晶赶忙说:“是我带阿姨来的。”

  我和涛子都笑,涛子说:“知道了!待会儿奶奶问起,你的功劳最大。”

  陆励成在大棚门口问:“什么功劳?”

  晶晶得意地说:“帮你找小婶……”我一把捂住她的嘴,笑着说:“晶晶送了我一盆花。”

  陆励成凑过来看,涛子小心翼翼地将选定的扶桑花和其他花枝分开,连着根部的土,放进一旁的塑料桶里。

  陆励成问:“你种的药材怎么样了?”

  “还好,今年牡丹皮和杜仲的价格跌了,不过板蓝根和天麻的价格不错。”

  “你还种中药材?”我惊异。

  “何止!他还包了半边山坡,在种木耳和雪耳。”

  涛子不好意思地说:“不是我种,木耳和雪耳是我爸和我妈在弄,药材是大舅在弄。”

  陆励成问:“你明年就大四了,想过找工作的事qíng吗?你妈和我已经提过好几回,想让你留在重庆。离家不远,又是大城市,实在不行,去北京也好……”

  涛子打断了陆励成的话:“我不想去北京,也不想在重庆找工作。”

  “你难道想回来?”

  涛子不吭声,只是摆弄着手里的花枝,好一会儿后才说:“也不一定,我想先回来看看,如果有机会,也许去别的地方看看土地。”

  陆励成说:“你考虑好了?你妈和你爸可是都希望你能留在城市里,他们不想让人在背后议论,说辛辛苦苦供了个大学生出来,以为能有多大出息,结果和人家没考上大学的一样,还不是回农村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