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紧这只小和尚_作者:一只怀酒(156)

2018-11-07 一只怀酒

  笑轩看她双眼无神盯着床帐,心下警铃大作,劝阻道:“陛下,过去的事情已经是过往云烟,如今……”

  “几十载过去,”陛下打断了他的话,道,“朕才明了,他活着还是死了,都无妨。他们和你们很像,先帝和陵儿这孩子也很像,不过陛下更为风流多情,陵儿却因为在寺庙久了,内敛得多。”

  “是,奕王很好。”笑轩不假思索道。

  听见这由衷到极致的语气,女皇忽然笑了,像是听见了什么孩子气的话。片刻后她又道:“你们俩运气好,朕花了几十年,才解开那个心结,然后你们就出现在朕的眼前,还和他们那么像。简直……简直就是他们的转世。”

  可惜,他们从来都不是谁的转世。

  “有件事,朕要吩咐给你,”陛下平静地说,“等朕死后,不和先帝同陵。”

  “……”这种麻烦担子竟然扔到他肩上,他就说为何是他第一个进来,感情是不想连累儿女。笑轩无奈地想着,答应道,“臣记住了。”

  听他干脆利落应下,陛下欣慰地笑了。她就知道,只有他们这些感同身受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瓜葛,而那些老迂腐只会啰里啰唆地劝说一堆废话。

  岁月年年永不停歇,每个人都像追着太阳跑的夸父,一直奔跑到黑白无常的光临。

  “好孩子,”她声音轻柔到了极点,像最慈祥的奶奶,眉目温柔如画,“你退下吧。”

  笑轩刚准备询问需不需要叫其他人进来时,便听见她道。

  “不必再让其他人进来了。”

  ——————————

  直到天上的鸡蛋黄也消失不见,只剩它的余晖照耀大地,宫里比往日更加压抑。不论是宫娥还是太妃,都看出了森严寝宫背后的秘密。

  谁又不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呢?他们细细数着每一日,除此之外,他们也别无要事。绣娘们开始焦头烂额地在寿衣里面做选择,就像落在寝宫外槐树上的乌鸦,找着报丧的时机。

  好在宫里规矩繁多,戒备森严,暂时没让传遍宫里每个长街巷子的消息传出去——有不少不同势力的人,都在想法设法传出那些消息。

  比如现在在太医院门口沉默着的明安——身边的吴忠谦。

  明安沉默着,他害怕人多的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没人在意。他现在心跳加速,感觉很差,说不上是害怕,更多是对某些即将到来的不好的事情的预感。

  他看着吴忠谦和其他太医说着话,时不时有些小太监从他们身边走过去,喧哗的太医院在他眼里全消了声,他看着眼前的世界,像是看着一出哑剧。他的心神渐渐飘远,飘落到了他激烈跳动的心脏上。

  为什么他的心跳如此快?

  为什么他会有种头晕目眩的恶心感?

  为什么慌张的感觉抑制不住?

  他想到了他的家,那个边陲小镇。七岁时,他和别的娃娃一起玩过家家,被追着打时,是他外婆帮他赶走了那些坏人。

  除了娘亲,外婆是他最亲的亲人。

  可现在躺在床上,生死未卜的那个老人,和他外婆截然不同。她尊贵华丽、雍容华贵、饱读诗书、威严大气。她就不该出现在他明安的生活里,她就应该是活在别人嘴里的存在,怎么会成为他的奶奶?

  这些日子他备受荣宠,那些荣宠不叫他惊喜,只叫他忐忑。他觉得自己不配,他不是这个层次的人,为什么要和这个层次的人打交道?为了让他明白什么叫自惭形秽吗?

  所以,他不该有一个皇奶奶,一直以来,他没有真心将她当作亲人过。皇奶奶是个太冷冰冰的称呼,她的宠爱也都是冷冰冰的金银财宝——明安是个穷孩子,他以为自己会爱死那些毕生都得不到的财富,结果拥有的那一天,他又厌恶那些东西了。

  如果皇奶奶不是这般强大,会不会她现在就会像普通的老人那样,和自己多谈一下自己的亲生父亲了?

  ……

  明安心绪越发不宁,什么念头都得在他脑海里盘踞一阵,就像台风的风眼,强势地占据了他的思绪。

  吴忠谦和某太医交代着什么,瞥了一眼明安,见他双眼无神,呆愣地盯着前方,好像一具尸体一般僵硬。他笑了笑,当着众人的面地叫来了一个内侍,给了他什么东西,说了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