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相机,孙大伟示意林志高摆个姿势,给他照一张上报的相片。
林志高连忙把头发拢了拢,笑的露出八颗牙齿,然后竖起两只手指,在孙大伟的一声“茄子”中,他年轻而稚嫩的形象留在了单反相机的胶片之中。
……
《体育周报》以不耽误正常报纸发行量,另外增加一期特刊的方式,将国内的第一篇林志高新闻专访放出了市面。
特刊首页,就是林志高那张穿着白色球衣,笑的露出八颗洁白牙齿的相片。只看这张相片,是没人相信这个青chūn飞扬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一位职业球员的。
报纸发行后,一天之内全国卖出了几百万份,第二天夜里又加印再版,四五天内,卖出了千万份有余。
除了有第一次揭秘林志高怎么去了英超踢球为卖点外,《体育周报》特刊还将林志高之前打的那场女王样对伯明翰的比赛作为另一个卖点,版面分条之一就是《中国德比》。
德比一般用来形容同城的两只球队的比赛,或者同地区,国家的。但现在内容变得广泛了,两只球队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或者历史原因分歧较大而进行的比赛,也叫做德比。
而那次对伯明翰被叫做中国德比的原因,则是因为伯明翰的老板是香港人杨家诚,林志高也是中国人,那比赛自然就是中国德比了。林志高也是在看到了孙大伟寄给他的报纸后,才知道英超联赛里居然也有中国人当老板的。
说实在的,林志高在出国之前,接触到的足球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少的,出国后在俱乐部进行培训,也主要是针对比赛,其他的关于什么足坛巨星啊,教练名宿啊之类的信息,他则是知之甚少。就算他今天要跟巴塞罗那比赛,见到梅西,他的第一想法肯定也是:噢,那是一名前锋。
就连在跟曼联比赛前,他居然还不知道弗格森是谁呢!要不是他无意间显露出了自己的无知,并且被队友拽着耳朵好好的恶补了一通关于伟大的弗格森爵士的执教史,英格兰是怎么在1999年成为三冠王的历史的话,他在比赛场上见到弗格森,估计就真的以为那是一名普通的教练老头了。
呃,顶多特殊的是,那个老头年纪特别的大了一点。
孙大伟以旁观者的角度,用成熟细腻的文笔将林志高怎样为女同学和黑社会打架,怎样被学校劝退,又怎样到处找不到工作,还被人威胁生命安全,最后迫不得已才留学英国的过程如实的记录了下来。当然,记者的优势就是笔,在这些内容中,少不了的就是煽qíng。
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一个人站在异乡街头的林志高,他的心里是那么的孤单和彷徨。父母为他安排好住处后已经离去,在英国的伦敦,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的同学们现在都在gān什么?跟以前一样听老师讲课,认真的学习么?回家之后,他们是不是又都会吃到父母jīng心烹饪的美味菜肴?可是他从今天开始,将有很长很长的时间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对一个才刚刚17岁的少年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在这里,他没有朋友,没有家人,甚至连未来在哪里都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林志高一点都不知道。”
这种极具煽qíng气息的话语,很是为林志高夺得了一大批人的关注和同qíng。他们都觉得,一个才17岁,从未离开家的少年,因为一些社会不公平的bī迫而远走他乡,最后还能获得成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这也是林志高的爸爸妈妈送他去国外了才能这样,如果他家庭再差一点,不能出国,不能上学还整天被人威胁,那他现在是在gān什么?去了南方打工?亦或是为了报复,也加入了黑社会?与后一种猜测比起来,现实中的林志高,实在是太励志了。
现在网络传播的速度是惊人的,那些买了报纸的人将新闻发布到网上,关注的人看到了,四处转发着林志高的事,很快的,他的名字就又一次被全国网民所熟知了。在人ròu搜索极其发达的今天,有报纸的信息做底,林志高从幼儿园到高二的所有学校班级信息,家庭信息,父母单位年纪等等全部都被网民们翻了个底朝天。
很快就有好事且义愤的人找到了劝退林志高的那名高中校长,并且找到了他的女儿,林志高的初恋女友。对于未成年的女学生,人们大多都很宽容,但是对于这名校长,网民们对其进行了攻击,并且骂道:“林志高他救了你的女儿,让她不被流氓骚扰,你居然把他给退学,让他找不到学上,你的良心都跑到哪儿去了,被狗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