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儿_作者:YY的劣迹(197)

2016-09-29 YY的劣迹

  可这么一说,还是等于没说。许宁苦笑,看来要想知道他母亲的身世,还得去找段正歧。之前他想起被段正歧囚禁起来的那户人家,有心想去找人问一问,却被告知这一户人家早就被转移走,已经不在金陵了。

  看来段正歧,是真的不想他知道真相。

  许宁沉默地望着烛火,觉得事qíng可能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如果他母亲只是一般大户人家出身,段正歧不至于如此严防死守。

  他正愣愣地想着,却突然听到窗外有人燃放爆竹的声音。自从孙文先生“行夏正,从公历”之后,民国便以新历一月一日为新年,旧历正月初一为chūn节。

  明日就是新历新年了,想必是城里的人家正在按照旧俗,燃pào竹贺新年。

  “少爷。”槐叔也听见声儿了,低头道,“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chūn节,但好歹也是个节日,我去给您煮一碗汤圆来?”他们老一辈的人还是喜欢将农历正月当做新年,对新历总是不怎么感冒的。

  许宁点了点头,道:“多煮一点吧,难得一起过个新年,给大家都分一点。”他索xing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我陪你一起去煮。”

  于是,这一晚,连恰好在金陵值守的孟陆在内,府上的士官都吃到了许宁亲手煮的汤圆。

  孟陆边吃边笑道:“哎,可惜将军不在,不然他也能尝一尝先生的手艺。”

  他这么一说,许宁才想起来,自己与段正歧在一起后,别说是新年,竟然连一个节日都没有再一块儿过过。两人相处的最长的日子,竟然是心意相通之前,许宁对段小狗态度不冷不热的那一段时期。在之后,就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而yīn差阳错地分离。许宁不由想,段正歧这会在gān什么呢?他在外行军打仗,没有人给他一碗热汤圆,他这一晚又是怎么过的呢?

  段正歧在看许宁寄来的信。他把这几个月他与许宁互相鸿雁传书,对方寄来的每一封信都翻了出来,认认真真地重新读了一遍。每读一次的时候,都把那一个个字符在唇间细细品味,埋藏到心中熨暖了一遍,再珍而重之地收起来。今晚,段将军率领部下在一座边城小憩。城内的主政者是一名右派盟友,热烈邀请段正歧府上一叙,红袖添香把酒言欢。

  段正歧拒绝了。对方像是十分意外,又不甘心地再三发帖邀请。直到段正歧明确回复,要在营内睹物思人想念娇妻,方才作罢。

  不过估计不出一日,段大pào改过从良,收归家用的消息,就要传遍国内的jiāo际圈子了。而绞尽脑汁地去揣摩段正歧的娇妻是何方神圣的人,估计也不在少数。

  收起最后一封信,段正歧又开始提笔写信给许宁。两人不能相见时,唯有将相思寄托于书信,才能寥解一二寂寞。

  过了一月,广州国民政府突然宣布迁都武汉,南北格局也因为这个变动,而开始有了变化。南方政府逐渐走上国际政治为舞台,而北平政府却日渐势弱,国内的博弈似乎正一天天地在向北伐军有利的一面转变。

  “先生,先生!”

  守卫的亲兵喘着气跑进来。

  “信,将军的信寄过来了!”

  正伏案书写的许宁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来人。亲兵双手将信递给了许宁,同时道:“这次不仅有信,还寄来了一个好大的包裹呢。先生一会有空,是否要去瞧瞧?”

  许宁已经顾不得和他说话了,双手拆开信封,直到要打开的那一刻才想起还有一个人在等自己回复。

  “嗯,你先下去吧,我一会忙完了再找你。”

  亲兵了然,恭声应诺。

  段正歧为人,向来雷厉风行,处事果断。可怕是没有人料到,他写起信来却总是缠缠绵绵,句句都透着潜昧。许宁读了才读了三行,就已经看红了脸。因为段正歧这个没脸没皮的,不仅在信里直白地诉说qíng意,还代小段将军向许宁问了好,表示小段将军也十分思念先生。

  许宁一开始还不明白这“小段将军”是哪位,等恍然大悟后,就恨不得把信纸揉成一团直接扔到段正歧脸上。

  他总算是体会到段小狗的荒唐了。

  羞恼归羞恼,许宁还是一个字不舍地将信看完了,又仔仔细细地收进木盒,和其他几封信放在了一起。他想起段正歧信中的嘱咐,又招来亲兵问:“将军都寄来了些什么?”

  亲兵搬来包裹,两人一起打开,都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