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在一起生活后,柯凝欢才发现陆绪平其实是个很细心的人,大约是怕她在这个家庭里生活不习惯,便处处替她着想,家里的工作人员也都吩咐了一遍,个个都待她亲切周到,他自己也尽量减少在外面的应酬,多些时间回家陪着她。
周云华很体量小儿子和媳妇,她对陆绪平说,如果他们嫌住在家里不方便就回他自己的窝里去。但是陆绪平怕柯凝欢一个人在家里寂寞,大白天扔他一个人在家里又不太放心,在这院子里起码安全,也有心想她和家里的人事都尽快熟悉起来,以后多些照应,便推说不用了。
柯凝欢其实也很喜欢这里,这小四合院的格调极雅致,一专一瓦无不透着古意,里面的设施却极齐全,非常舒服,这让柯凝欢觉得从未有过的宁静悠闲。
陆润之在北房二楼那间若大的书房便是让她喜欢。
那天公公在吃饭时对她说,她白天没事可以去他书房看书,于是她白天只要没事便泡在了那间书房里。后来她发现这书房里的书有些乱,便在看书看得眼睛累的时候帮公公顺便收拾书房。
其实,一般人的书房是很忌讳外人来动的,陆润之的书房更是这样,因为他的研究课题目前仍属世界上领先的东西,书记里有很多资料更是禁忌,平时都是由管家李伯亲自打扫,但是也只限于扫扫灰尘,其它东西一概不动。而陆润之jīng力有限,又不好让助手到家里来,因此整个书房里面的资料书籍堆放的非常零乱,没有秩序,查找起来也极不方便。
柯凝欢之前在大学时,曾在校图书馆帮过忙,看过图书馆建立索引的方式,她便把陆润之的那些书分门别类排好,并建立了索引目录,以方便以后的查找。遇到专业的书她都会缓一缓,等陆润之在家的时候,她问过了再按他的要求给归放好;而那些专业资料,她给只归纳了一个空间,专门摆放,想等公公在家工作时,她再当着他的面整理,这样他心里有数,以后查找起来会更方便,也不会给弄丢什么。
陆润之藏书极丰富,涉猎及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学艺术,此外还有几本有着极高收藏价值的孤本与珍本,非常珍贵。柯凝欢一边归类一边挑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看,有时候看到对自己有用的,还随手做着笔记,几天下来,书房便有了模样。
后来她又上网查了一些书籍的保管方式,觉得公公这些书这样放着不科学,有些珍贵的书籍收藏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便又让李伯添置了一些设备,以便一些珍书籍能得到妥善的保存。
当然,有空的时候她还会去厨房,跟着陆家的大厨学做菜。其实她并不太会做菜,她一个人的时候大多是煮个面熬个粥,偶尔学做几个小菜慰劳自己。陆家的大厨原是京城一家著名饭店的大厨,后来被陆绪平给挖了过来,南北菜都会几个拿手的,赶上chūn节他几乎不重样的露着他的手艺,这让柯凝欢吃的高兴,也让她一下子来了兴致,看书累了便跑去学做菜,大厨和陆家的工作人员都极喜欢这个姑娘,待她极和谒,也都赶着教她,到晚饭的时候,端上她动手做的菜,还会特意告诉一声:“这是柯小姐做的呢。”
多天之后,陆润之在饭后喝茶的时候,突然问起周云华:“小欢来了以后工作是怎么安排的?”
周云华稍一犹豫,陆院士却又接上了话碴儿:“这孩子要是愿意,我倒是想要过来做我的助手呢。”
周云华一听就笑了:“你这挖墙脚居然挖到自己家里了。”
陆润之听到这话,便知道周云华已经有所打算,想想可不是这样,便也笑开了。
当然,夫妻俩这话没有外人听到,很久之后才由陆绪平学转述给柯凝欢听,柯凝欢捂嘴笑着说:“早知道这样我就学物理了。”
出了正月,柯凝欢的假期也结束了,她收拾了行装便要准备回A市。
陆绪平说她工作调动的事qíng差不多了,让她接到调令就尽快来报到,因为如果是五?一结婚,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柯凝欢并没有细问她具体会调到什么部门,那天婆婆问,她也只是说了一个原则,如果到地方工作,她也不介意的,此时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按陆绪平的意思,最好她再请几天假,一直在这里等到调令下达后,直接来报道就算了,没必要再回去上班。
但是柯凝欢说,她还有工作需要jiāo待,自己去年出勤务的档案还需要整理,这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否则局里勤务档案的记录便会有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