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的阳光_作者:墨宝非宝(157)

2016-09-24 墨宝非宝

  纪忆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时候怕耽误学习,两个人谈着谈着就分了,现在想想,还挺可惜的,”季暖暖低声说着,“他要一直和我在一起,再去念军校,我绝对能帮他很多忙,把他弄回北京,他带他的兵,我做军人家属也不错。估计我爷爷最开心了,我家里人都喜欢我找穿军装的,他家里的条件也能改善不少。”

  这是一个假设。

  纪忆看着季暖暖的侧脸,想,如果暖暖当初没和肖俊分手呢?又会是怎样的生活轨迹。如果……自己从小到大最好的玩伴不是季暖暖,那么季成阳也不会有机会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又是怎样的成长过程。

  最初,大家都以为只是开始了一段感qíng,可往往被影响的却是整个人生轨迹。

  季暖暖只是想倾诉,并没有什么中心思想。

  纪忆边看着新闻,边和她小声聊天,时不时去拨季成阳的手机,仍旧是无休止的关机提示音。客厅的电话铃声也始终没停过,都是从各个地方打来问平安的,每次响,纪忆都会激灵一下,去仔细听是谁打来的。

  一次两次,十几次,二十几次……

  到最后,她已经数不清到底来了多少电话,仍旧在电话铃声响起时,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季暖暖妈妈拿起听筒,然后忽然叫了电话那边一声:“你在哪儿?安不安全?离成都有多远?”

  纪忆猛站起身。

  暖暖妈妈对着电话,听了几句后,神色渐放缓,终于露出了从昨晚到现在的第一个笑容,转身,对纪忆招了招手:“西西,来。”

  她跑过去,接过听筒:“喂?”

  心跳的很急,胸口闷闷的,甚至有些看不清眼前的东西。

  “西西,”季成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我现在很安全。”

  “你在哪儿?”

  “在达州,”季成阳知道她一定不认识这个地方,很快又补充了一句,“在四川省内,但不是重灾区。手机昨天在地震的时候丢了,又一直在忙着帮忙转移病人,这里很乱,现在才有空给你电话。”他一段话解除了所有的疑问。

  “你在医院?”纪忆抓住重点。

  “是,”季成阳并没有避讳这一点,更加清晰地解释,“有一位采访对象住在这家医院,地震以后,这里很混乱,就留到了现在。”

  她的心稍稍放下来。

  季成阳就站在医院保卫处的小窗口外,握着电话听筒,听着纪忆的声音,这一刻的安稳感将让过去十几个小时的高度紧张qíng绪都消散了。

  地震来得太突然,当时的他正在病房里和朋友一起陪着两个一百多岁的老人家闲聊,忽然而来的震动让所有人都惊住了,护士跑进来,猜测是氧气房发生了大爆炸,不停安慰这些病房内的老人家们,说马上会查明原因之类的话。

  后来猜到是地震,大家都慌了,急忙着疏散病人。

  这个科室的病人很特殊,都是七八十岁到一百多岁的老年人,大多家属都不在,都是女xing的陪护工作者,疏散起来根本背不动病人,只能用轮椅一个个往下抬……

  季成阳和两个朋友,帮着背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用了近一个小时,才算都将可以离开病房的人转移到楼下。

  下午四点,汶川地震的消息被确认。

  有赶来的家属,开始将糙坪上休息的病人带离医院。

  所有的电话线路都出现了故障,移动网络也陷入瘫痪,直到一个小时前,医院的电话才能对外通话。所有固定座机旁,都有护士拿着名单,在一个个联系患者家属。

  他始终在一旁等着,等到拿起听筒,听到她的声音,才算是安了心。

  “等道路畅通了,我会立刻回成都。”季成阳告诉她。

  此时此刻,有很多身体健康、头脑冷静的记者在陆续进入灾区,而他这种身体状况,真正要做的是不成为别人的负累。电话另一端的纪忆答应着:“好,只要你在那里安全,可以多等几天……你真的在达州吗?”她怕他会骗自己。

  “真的,相信我,西西,我很安全。”他言简意赅。

  旁边的两个记者朋友也在等着给家人电话报平安,季成阳很快结束通话,将听筒递给身后的好友。

  这晚,三人也没离开医院。

  余震的危险让整栋住院楼里的病人都走了八九成,留下来的都是脑梗、心衰等离不开病chuáng的病人,还有没有任何家属的孤寡老人。留下来的医护人员并不多,从晚上八点多开始就不断有医生、护士组成的救援小分队,离开医院,连家都来不及回,直奔汶川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