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阁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难以置信,他宁可相信自己亲眼看见的,一个健康活泼的蓝立瑶,她应该单纯,她应该美好,而不是活在谣言下。阮清阁只是轻轻的应了一声,说,我知道了。
但其实,在暗地里,却无法不将清雪的话放在心上。辗转思量。
阮振国终于同意在南京开酒铺,小试牛刀。尽管他出于保守估计,投入的资金有限,但对阮清阁来讲,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第19节:亦曾擦身过(3)
最难解是阮心期。他问清雪,你为何一定要说服爹采纳大哥的意见,做生意不是你想像的那样简单。
清雪扬了扬眉,说道,我们的生意就是太小气了,好比从前的清政府,盲目,闭塞,妄自尊大,才落了个亡国的下场,你若到外面去看看,你也许会觉得,在这贫穷的小镇上终老,是你一生最大的遗憾。
阮心期弓着背,头微微低下去,问,清雪,你不喜欢这里?清雪笑言,是的,不喜欢,非常不喜欢。她的神态坚定,连牙关也几乎咬紧了。于是,阮心期满腹的话都被她一个眼神镇压了回去。
他想问她,难道苏和镇就没有一条吸引她的理由,或者,没有任何一个人,值得她留恋。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自己成了一只被遗弃在荒原的孤雁。晴空万里,她和他,隔着天,隔着地。
蓝家很冷清。简陋的旧式小庭院,瓦片上长满青苔。角落里唯一的一棵桂花树,低矮,又瘦小,也不到开花的季节,看上去萎靡得很。
父亲和母亲都不在,只有映阙一个人,在堂屋里坐着发呆。她开始想念南京,想念她走过的街道,住过的旅馆,吃过的饭菜,以及,她遇见过的人。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有人敲门。是阮清阁。
映阙自然以为他又是来找立瑶的。她说,立瑶走了。是昨天的事qíng。她坚持要去南京,触怒了爹娘,他们锁着她,要她反省。谁知道,半夜里她竟然爬窗户走了。
阮清阁愕然,问,她为什么要去南京?
映阙苦笑,道,为了她的理想吧。也许旁人是很难理解的。
阮清阁沉默了一阵。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沉默,他的脑子里其实一片空白,好像空空的,又好像满满的,总之,千头万绪,理不出一个思路来。映阙接连唤了他几声,他才缓过神,道,我这次,是来找你的。
后来。山水都清亮了。河风暖融融的。从眼睛里,嘴巴里,耳dòng里,皮肤上,钻进身体的五脏六腑,如一场洗礼,润物细无声。
映阙想,未来会不会是一场梦呢?
尽管她是获得爹娘的同意,才离开苏和镇的,因为阮家在南京开酒铺,需要人手,阮清阁觉得映阙温良又聪颖,模样亦是出众,遂希望她能够去南京帮忙打理酒铺的生意。但南京是什么样的地方。南京就像天上的月亮。美得很,也玄得很。她这样平庸的小女子,去了,也不知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但她想去。她巴巴地望着爹娘乞求他们的同意,那个时候她的身体里已经充满了南京。爹娘直感叹孩子长大了,心野了,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她的魂。他们终于还是点头。他们说,你去了,好好地看着立瑶,别让她再出什么乱子。
她说会的,我会的。
但她此刻看见了南京的岸,听见了南京的风,却开始忐忑起来。她想起阮清阁说,我相信你可以应付得来,她才稍稍拾回了一点信心。然后又想起曾经在那片陆地上逗留的短暂时光,想起一张熟悉却也陌生的脸。她抬起头,望着江岸垂杨绿柳,如梦呓般地,轻轻地念了一声,南京。
【擦身】
苏和酒行。
新铺。新开张。红色的绸缎还挂在匾额上。但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店里的伙计都和映阙一样,是从镇上出来的,有人为了养家糊口,也有人真的踌躇满志,期望能有一番作为。
无奈这惨淡的光景,似倾盆的雨,兜头而下。
阮清阁一直在门口站着,负着手,眉头不见舒展。映阙走上前,试探着说道,大少爷,我有一个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阮清阁的眼睛里终于有了光。
第20节:亦曾擦身过(4)
映阙的法子,是在店门口放几大缸酒,一来让酒的香气随意扩散,二来,若是对酒有兴趣的人,还能够免费品尝。
如此,店铺门口倒真是热闹了起来。
阮清阁忍俊不禁,但不是因为招徕了生意,而是笑自己,这样简单的法子,竟没有想到。映阙看阮清阁笑了,自己也跟着笑。旁边有顾客不留神撞了她一下,她一个趔趄,鼻子撞在阮清阁的肩膀上。这一撞,两个人笑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