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宣仁静静听着,摸支烟出来抽。
“这不用你提醒,我知道。”沉默了半晌,他说,挥手一扬,把烟从窗口扔出去。
“知道就好,”罗嘉生看着他,不甚信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自己惦量着吧。”
冯宣仁点着头,面无表qíng:“别谈这个了,我自有分寸。你信中提的事我已办妥,钱会给你弄的,货你自己去办,现在正紧张可能会有些困难。”
罗嘉生很满意:“找你总没错,总归是冯家的人嘛。现在这儿乱七八糟的,你不随老爷子去香港待一段日子吗?”
“局势虽乱,但还不至于危及我,家里部分资产已在我名下正好利用,大好时机呢,去那儿作什么?!”冯宣仁扬眉而笑,颇显自得。
“你啊……总是玩火,不怕有一天自焚,”罗嘉生摇头,“成者为王败者寇,岂非儿戏,劝你还是早日退出为妙。”
“骑虎难下。”冯宣仁静默半天,吐了四个字。
罗嘉生一时无言。
两人暂时寄居在介亭街冯宣仁的寓所里。
罗嘉生常是不在的,他有时会带阿三一起出去办事,有时独自出门一连失踪几天。阿三帮老妈子做些家务以此打发时间。他住的房间正是阿诚以前住的房间,让他有安心的感觉。无事时常呆坐在房间里想,哥当初在这里的时候会做些什么看什么想些什么?是不是和他一样的迷茫?娘死后的日子里,两人成了生死相系的难兄难弟,哥明明只比自己大数分钟却总有一种让人安心的气韵,让自己总不自觉地依靠着他。
因为他是哥啊,阿三固执地这样想,唯一的哥,唯一的亲人,娘临死前把两人的手紧紧放在一起自己的一切哥都是明了的,而哥,他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阿三常会想起那一夜的对话——
“哥,你为什么不去?”他问阿诚,阿诚坐在山石上洗刷被泥脏了的布鞋,下面是一片浅浅的水潭。
“太远了,我怕晕船。”
“可是你不想回去看看吗,都两年了呢,罗医生说可以带我们俩一起去的。”阿三坐到哥身边不胜遗憾地问。夜里的山风很凉,哥却总是不怕的,他衣着单薄神色沉静。
“有什么好看的,”阿诚使劲刷着鞋,俯头埋没在黑暗中,“那儿又不是故乡。”
“我以为你喜欢的嘛,”阿三有些疑惑,拾起一块石子用力甩向远处,“你不想回去看看二少爷吗,他对我们很好啊。”
“啪——”阿诚手中的鞋掉进了石下的水潭里,溅起一片小小的水花,把阿三寻石落水处的目光硬生生地牵回。
“哎呀,怎么搞的,”阿三连忙跳下去捡鞋,抬头看见哥失神地望着潭水,眼睛在黑暗中有淡淡的光芒。
“哥,你怎么了?”
“没事。”阿诚接过他举上来的湿淋淋的鞋子用力拧gān。
“哥,你想见二少爷的,对不对?”
阿诚惊讶地望着弟弟,半晌低下头,继续刷手中的鞋:“没有。”
“为什么要否认呢,”阿三爬上石头,坐回哥身边,“你从前就很喜欢二少爷的。”
“谁说的,我可不记得说过这样的话。”阿诚放下手中的活,转脸瞪着弟弟。
阿三不解地眨着眼:“本来就是嘛,任谁都看得出来,有什么关系嘛,二少爷对我们很好啊,他是个好人,喜欢他也是应该的。”
阿诚怔愣,突然也笑,有点涩:“是啊,是个好人,好到我不想再见到他。”这句话好轻,轻到阿三几乎无法听清。
“是的,我喜欢他,但我不想去见他。”这句话是他对着一泓潭水说的,冷淡而平静。
阿三奇怪得看着对着潭水说话的哥,冷漠的表qíng并不陌生,只是始终不懂,哥在离开那里的一天起就变得让人无法捉摸。
“你在说什么啊,哥?”
“没什么,”阿诚站起身来,面带轻松地说,“阿三,见到二少爷,如果他问起我,你对他说我过得很好,谢谢他。”
“噢……好。”阿三无措地看着哥,哥已经跳下山石向前走去,瘦长的背影在夜色下看起来有点遥远。
“哥,你不去是因为二少爷吗?”
背影停顿,继续前行。阿诚没有回答弟弟的问题,他不敢回答,恐怕也回答不了。
阿三也没有追问,他突然也害怕,怕哥回答他一个字“是”。那个灵犀相通的双胞兄长已经在两年前船行的一刻远离,只留下孤寂的背影让他遥遥相望。若是只为一个二少爷的话,让他困惑不已,这种困惑在哥隐闪的神色中露出个端倪,毕竟年少的岁月已过了大半,固然不是很明白,心里已打了些结,这些结纠缠至此行迟不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