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月那哨所_作者:小野兽/小爷不是受(45)


而且在哨兵恢复之后两个人返回部队,一番玩笑温馨之后,向导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他的妈妈想让他去相亲…
这一集到这里偏偏停下了,而且今天也播到此为止,这下把越山青bī得抓耳挠腮的了:“诶,咋就没了呢。”
越山青年纪轻轻又很单纯,感qíng历史一片空白,自然没什么感觉,但是阿白和老唐对视一眼,都为这部电视剧的大胆前卫感到惊叹。
毕竟哨兵向导的深度配合已经不只是部队的不言之秘,普通民众之中,因为三次世界大战前期亚国的不利局面对这些隐秘也有所了解。
建国之前的封建王朝对待哨向的方式且不去说,建国之后,亚国就一直在追赶安慰素研究的脚步,那时候安慰素大行其道,只有高阶的哨向配合还会采取深度配合,基本每个人都是单独照顾,采取特殊政策,每个人的婚配都是一段难言的复杂故事。
而且建国直到三战之前,亚国的国力相当于全为三战准备了,现在战争过去,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人口急剧增多,哨兵向导的数目也前所未有地庞大,其中高阶哨兵向导的数目也随之增多,国家一方面要把高阶哨兵向导牢牢握在手里,一方面又不能像封建时代那样无视人权,无视婚配和诞育子嗣的需求,怎么解决采取过深度配合的哨向婚配问题,可以说在部队的管理工作里是个极大的老大难问题。
深度配合一旦解除对哨兵向导的损伤是永久的,可以说他们将永远从高阶退回到初阶乃至变回普通人。
为了结婚而解除配合彼此忘记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或者为了维持配合而一直没有名分地同居,这两种选择几乎是高阶哨向的归宿,目前三战结束之后,这些老资格的哨向们都还没有入土为安,还在承受着社会的压力和心理的煎熬。这些问题随着每年哨兵向导的增加,也在日益累积,恐怕迟早是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然而这个电视剧虽然假托发生在二战,连三战都不是,而是建国之前的二战,但是剧中却提到过几位开国领袖的名字,而且题材和qíng节是如此直面哨向关系,其中的舆论引导意味实在太明显了。
这个电视剧的播出在代表中央政府喉舌的中央一套,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信号,而这个电视剧结尾这对哨向的结局,无疑更是国家下一步政策的明确信号。
先从舆论和社会思cháo来进行转变,这步棋可谓大胆而老辣,切中了要害。
不过不管这个电视剧暗藏什么玄机,即将掀起多么大的波澜,他们这个小小哨所目前还受不到什么影响,唯一有影响的或许是耽误了整整一集电视剧的杜峻了。
他那突然有点o型腿趋势的古怪步子,让阿白深感好笑又感动。
本来老唐也是带着一丝笑意,但是阿白却能感觉到他的身上挥之不去的沉重。
司文鹰巡山回来之后状态挺好,又抓了一只小野猪回来,估计是去年chūn天才出生,又不知怎么失去了母野猪的照顾,这只小野猪个头不大,不过老唐说野猪ròu味道不错,而且冬天容易存放,过年的饺子馅又添了一种选择。
带着猎物归来的司文鹰盯着杜峻看了半天,在杜峻手足无措的无奈眼神下,终究是不发一言。
又到了晚上,老唐穿上厚重的衣服去了后面的瞭望塔。
等到他关门不久,阿白的铺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刚偷偷穿戴好,就有一双手替他盖上了一件shòu皮大衣,还有人给他戴上个狗皮帽子。
只有小越越在chuáng上翻身哼唧了一声:“尾巴,尾巴不见了…”
阿白悄没声地出门,向着山顶走去。
乌苏里哨所位于山峰环抱之中,山顶的瞭望塔修的不低,刚好能盖过群山一点,这段山路不算陡峭,今晚月色又亮,阿白借着白天摸熟的记忆向上面爬去。
瞭望塔底下是水泥砖石,最上面就是木头结构了,阿白吭哧吭哧爬上去,老唐拿着手电往下一照:“站住,口令!”
“卡车,回令!”
“后盖!”老唐伸手拉他一把,“你怎么就上来了,这天寒地冻的。”
“我过来看看你。”阿白呼哧呼哧地平稳住呼吸,他直白地问,“老唐,我看得出来,你这几天qíng绪不高,一直躲着我,为什么?”
老唐没有说话。
阿白自顾自地说:“我知道,那天我晕倒了,让你挺担心的,但是我真没事,而且我绝对有把握能帮你治好,你怎么就不信呢。”
“老哨长…”老唐终于接口了,“他曾经想要看看我到底是怎么个qíng况,就跟你似的,但是,没等他缓过来,就赶上凛冬之láng的混蛋冲击哨所,他就是因为没撑住,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