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但把书柜上的浮灰抹了,还照旁边贴的条子把放错的书都放回原位。然后就在柜子里发现了整整三层的《徐家屯民俗初考》。
简陋的封面,薄薄的一本。
但这里面却是代教授和施教授两人的心血结晶。
上一次办的展台还送出去了几本。易晃当时也拿了一本,看到后就说:“哦,这个书很有意思,有很大的价值呢。”
秦青扭头说:“真的?”她听别人夸这书也很高兴呢。
“当然。这是当年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易晃说,“现在信息爆炸,信息虽然多了,但真实xing也要打很大的折扣。而在当年,封闭的社会环境让信息的单纯xing与单一xing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你看过就会发现,这本书里集合了徐家顿附近几个村子的民俗故事与传说,里面的重复xing也很高。很多时候都是有人在别人那里听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然后他改头换面再说出来。这种重复xing导致信息会丢失一些内容,所以重复越少的故事,价值越高。”
秦青说:“也就是说,因为徐家屯的封闭,所以故事的重复xing少,可信度更高?”
“一个转手一百次的故事和转手十次的故事,当然是后者保留的内容更多。因为每个人在转述时都会略去他觉得不重要的部分,而将他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夸大。”易晃说。
秦青点点头:“原来如此。”所以徐家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易晃说:“比如这里有一个故事就被不同的人说过四次。”
“什么故事?”秦青问,一边拿出一本来看。
“狐狸娶妻。”易晃笑着说,“不过你看书里会找到狐狸娶了一次、huáng鼠láng娶了一次、鲤鱼娶了一次、还有一个是庙前的栓马石也娶了一次。”
“啊!我记得这个!”秦青立刻翻到那一页,“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气人!”
这个故事说的是三十年代时,村里有个寡妇,寡妇死了丈夫后只有一个女儿,村里的人就bī她把房子、地全jiāo出来,只能自己带着女儿走。可寡妇带着女儿离开村子也没办法生活,就不想走,被村人给拖出了村。她被bī的抱住村口前土庙的栓马石不肯出村,对村里人喊凭什么要赶走她们母女?凭什么不认她女儿?
村里的人指着她抱住的栓马石说这栓马石都能算是他们村的,她和她女儿都不算。因为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她和她女儿就不是村里的人了。而且寡妇也没能再嫁给他们村的人。
现在人人都吃不饱,寡妇想改嫁都不行,她自己又不能有地有屋,如果出了村,只能跪在道旁把母女两人都自卖自身才能活下去了。
寡妇被bī到这个地步,大喊道那我就嫁给这栓马石!然后问栓马石你愿不愿意娶我?栓马石不答,寡妇道既然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
村人当然不gān,寡妇就说你们问他,他要是说个“不”字,我就走!绝不再纠缠!
栓马石当然说不出来。
村人见赶不走她,就说既然你说你嫁给栓马石了,那你就跟它住吧。
寡妇就真的在庙旁架了个棚子,还求媒婆替她写了婚书,三拜之后,“嫁”给了栓马石。连女儿都改姓石了。
秦青就是气这个。原来女人连个人都不算,她所有的价值都在结婚后依附男人而生,失去男人之后,她就不能独立的活着。不是她自己做不到,而是这个世界不给她独立的机会。
易晃点头说:“对,所以这些民俗故事往深里看,反应的就是当时的世qíng。”他转回来说,“不过这四个故事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就是人与非人的婚姻。”
☆、第 166 章 吉人天相
餐厅温暖的灯光下,桌上摆着美味的食物。
“青青,你吃吃这个。”柯非指着盘子里的江团鱼说,“这个鱼做得不错。”柯非过年只回家待了一天就忙她公司的事了,今天是听说秦青在学校,特意来找她吃饭的。
秦青魂不守舍的嗯了一声,像是没反应过来。
“青青!”柯非对着秦青大声喊,“你怎么回事?怎么心不在焉的?”
秦青回过神来,说:“我…在等电话。”她握着手机,心神不定。
“怎么了?”柯非放柔声音。
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秦青一直在等方域公司的电话。
“方域…失踪了…”
柯非倒抽一口冷气。秦青接着说了前因后果,“现在我就在等那边的消息。”
“别担心。”柯非说,“我觉得吧,方域的运气挺好的,肯定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