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夏日清凉记事_作者:多木木多(505)
她说了很多跟柯非打工时的事,“从早上一睁眼就不停的忙啊忙,一直到半夜还不能睡。”
司雨寒说的是跟家里亲戚一大家子去旅行,天天家长里短,“我还没毕业啊,竟然问我什么时候结婚?这有没有道理啊?我觉得我还是个孩子呢!
秦青听了笑,说:“你和柯非简直像两个世界的人。”
司雨寒趴在chuáng上说,“我觉得如果我不继续上,不离家远一点,毕业就能直接奔着贤妻良母去了。”她打了个哆嗦,“三年抱两!”
孙明明:“噗!”
秦青和她一起狂笑。
司雨寒茫然道:“你们说,这世界怎么变得这么快呢……”一转眼,她就要从学生变成大人了,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就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就要考虑结婚生子,以后五十年怎么过了。
可能这次谈话刺激到了,司雨寒开始认真考虑留学的事。她说让她像柯非一样创业不是不行,只是她没柯非的运气,“我还不知道自己想gān什么呢,创业也要有目标啊。”
既然不能创业,也不想立刻找工作进社会,只能继续读书。而她又想离家里远一点,怕被bī婚,留学的事就成了最后也是唯一的选择。
秦青虽然不留学,却有一个已经出去的朋友,陶斌。
她就成了司雨寒和陶斌沟通桥梁。
陶斌很愿意帮忙,他说了很多留学后的事。比如他来了以后发现语言是一大关,就像在中国有各种家乡话一样,到外面来了以后,很多时候他都听不懂同学的话,口音、语速、哩语等等,全是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些学问不在书上,而在与人的jiāo流中。
然后就是钱。
出来才知道自己家是穷人。
所以,陶斌不敢让自己闲下来,不是拼命学习,就是努力适应这座城市,走出房间努力jiāo朋友。他的xing格很好,所以很快就jiāo到了几个好朋友。一个朋友就替他介绍了一份工作。
“我现在没时间打工。”陶斌说。
“不是送外卖,就是视频授课。”同学说,“我这边最近没时间,请我做家教的那个人让我找个代班的,最好是同学,我就想到了你。”
陶斌还要犹豫,同学说:“放心,不是小孩子,是个快四十岁的香蕉。他出来的早,老祖宗的东西丢得差不多了,他问什么你答什么就行了,答不了的别说不会,你刚出来,还有几个同学吧?把他的问题汇总一下,发邮件问同学。”
等视频打开了,陶斌才知道同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人问的是文言文的翻译,他还要解释。
视频对面的人是个huáng种人,普通话说得很溜,他说他也是在陶斌这个年纪出来的,后来就没回去,这么多年,老师教的东西全都还回去了,最近想找些书读一读,熏陶一下,但实在是看不懂,只好请家教了。
“同学,麻烦你了。”视频对面的那个人微笑着说。
陶斌觉得这人还不错,看起来很温和的样子。
这人似乎是自己边读边问,每次都是问一句或一段,前后并不连贯。陶斌好歹也是刚从学校出来,大部分都能解得上,但有些字太陌生了,他也不知道,就说可以发邮件问国内的同学。在这边资料还是不太好找的,有些东西也不是能在网上搜到答案的。
而这个人问出来的文言文句子,陶斌上网搜竟然都搜不出来。
这个人并不着急,也不介意陶斌请外援。两人每晚都要授课,只要陶斌有空,这个人说他很闲,他随陶斌的时间。
不到两天,陶斌就攒了一大堆的问题,他赶紧发邮件给自己同学了,可总找着一个人问也不合适,也不能白问,他就多托了几个人,算了下收到的家教费,均出两成来给同学。
施教授听说最近学生中间在钻研问题,他打听了一下,原来是一封邮件,竟然还有悬赏。施教授对任何学习手段都支持得很,不管起因是什么,只要学就是好的。他还特意复印了一份邮件,发现竟跟本专业有八成关系,gān脆发给自己的学生看着玩。
秦青也收到了,施教授笑着说:“你看看能找到出处不能?”
她就一边看一边写,顺手在施教授的书柜里把书都找出来了,完了有点感叹:“这也是我们这一门里的人啊。找的内容还挺全面。”
施教授哈哈笑,“我看啊,这是个学生的作业。”
秦青大奇,“您怎么看出来的?”
施教授就把桌上摞的十几本书捡出三五本另外放一边,说:“他引用的书目太多了,其实这内容里,这几本全有。他以为引用得多了,才显得他看得书多。”说着就摇了摇头,其实只要内容吃透,书多书少并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