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道不销魂_作者:李陶风(110)

2016-05-26 李陶风

他们两个住的地方也一直没动。严天佐想过换个宽敞点的地方,曹恩凡倒觉得这里挺好的,几个月过去,就把这儿真的当做家了。收拾的窗明几净,又添置了些家具,两个人住起来不显得局促,反而十分温馨。
偶尔去杜公馆给杜先生请安的时候,会顺便给严天佑打个电话。要是小淞接的便能多知道些他们的qíng况,要是严天佑接的,便只能嘘寒问暖,彼此报个平安。后来,连小淞都说的少了,严天佐问他,是不是他哥哥不让他多说,小淞为难地说,“二哥,你就别问了”。
形势必定是不太好的。虽然远在香港,凭着听电台,看报纸,也能猜到上海的qíng形了。其实香港的局势也日渐危急。
曹恩凡给章晋平写过两次信。第一次过了三个多月,收到了回信,是别人代写的,连遣词造句大概都是别人帮着想的。曹恩凡能想象得出,章晋平那个一肚子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焦躁样子。信上说,小虎儿已经能磕磕绊绊地走几步路了。
晚上,曹恩凡倚在chuáng头给严天佐念信,严天佐听了也高兴,拿过信来看了看,“你回信跟他说,什么时候照张照片给咱们看看。”
“行,我明天就写。”
这回信寄出去之后,久久都没再有回音。
因为人手少,一栋小楼修修停停,半年之后,杜家财政出了些问题,这修楼的事qíng就又放下了。
严天佐空闲的时间多了,就爱四处逛逛,买些吃的玩的。他们当初来香港之前,严天佑转了不少的钱到汇丰,他们到了香港,便可直接取出来用,又有杜先生支出来的月例,所以不缺现金。
不过,逃难而来的,总是有缺现金的,因此典当行里经常有便宜东西卖。严天佐发现了这个好处,便总来看看。
曹恩凡本来总和他一起出来走走,但十次里八次是去当铺,曹恩凡腻了,由着严天佐去闲逛,自己买些必须之物就回家了。
一日,曹恩凡正做着饭,听见门响,知道是严天佐回来了,也不理他,仍然忙着手头的事qíng。忽听严天佐用嘴巴学着锣鼓点的声音,吵吵闹闹的。曹恩凡心想大概是遇到什么高兴事儿了,等着他走过来跟自己说。忽然腰间被一个冷硬的东西触了一下,习武之人的机警令他瞬间意识到这是曹恩凡左手一抄,把那东西撩开,见是一根长杆,右手一抓一带,便夺在手里。严天佐哎哟一声,摔在了地上。
“天佐!”曹恩凡把手里的长杆扔在一旁,也没看是什么,就去扶起严天佐。
“曹恩凡,你这是谋害亲夫啊!”严天佐爬起来,揉着膝盖。
曹恩凡看着他好笑,说:“我还说你谋害我呢,拿什么东西捅我?”
严天佐瞬间笑了起来,走过去把长杆拿在手里。曹恩凡这才看清这是一杆长|枪,而且是杆好枪!
“怎么样?”
曹恩凡看见这东西有些兴奋,拿在手里想耍几招,无奈房子太小施展不开。
“哪来的?”
“不知道是谁当的,昨天还没见呢。”
曹恩凡很高兴。家里那杆枪没带在身上,他时不时还会想起,这杆虽不如自己从小用到大的那杆,却也能算得上品了。
“不枉你一天去那么多趟。”
严天佐颇为得意,坐到桌子旁,笑眯眯地说:“什么时候能再看六郎大展身手?”
“这屋里不行。”
严天佐皱眉想了一会儿,眉眼一舒,笑道:“我带你去个地方!”

☆、从今后把愁肠一概不管

  严天佐说的地方就是那栋小洋楼。没有院墙围着,大门直接贴着路边。内里基本已经装潢一新,只是外墙还没有粉刷,后面有个小花园,要从楼里传过去才能进入,停工前只把杂糙除了,还没有来得及种上新的植物。
天已经黑了,路上人却不少,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走。
“他们都去gān什么?”
严天佐往人流的方向看了看,说道:“那边是教堂,他们大概都是教徒。今天他们过节,是圣诞,就跟咱们大年三十似的。”
曹恩凡点点头,手里提着枪跟着严天佐从洋楼正门走了进去。楼里布局有些像他们在上海昆山路的那栋小楼,一共三层,顶上是阁楼,二楼是卧房、书房,一楼是起居之所,加上两间客房。
“你这是按照上海的家修的么?”
严天佐顺着曹恩凡的目光四下看看:“格局原本就有些像,我只住过昆山路那一栋楼,只能照着那个样子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