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_作者:太后归来(119)

2016-03-25 太后归来 校园

  陶悦对莫晗来说,就是那个能够拷问她良心的人。

  青chūn总是伴随着迷茫与懵懂,在那个十五六岁的年纪,莫晗也与周围的人一样,边摔倒边成长,对是非黑白的分界仍模模糊糊。

  最容易误入歧途的年纪,却没遇到一个能够指点迷津的好老师。

  莫晗初三的班主任姓裴,是个年近四十的男人,势利眼,面目可憎。

  班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纠纷,他一概不论对错,只帮家里有钱的那个。

  搞不清楚什么原因,那时的学生们对老师这个职业有种盲目的崇拜与爱戴。裴老师披着道德的外衣,收了不少家长的厚礼。

  莫晗刚转学不久,莫名其妙地受到他的针对,上课被丢粉笔,下课被罚站。

  她屡屡被叫到办公室谈话,裴老师几番暗示明示,她始终没能抓住紧要。

  回家后把这事告诉莫浩,莫浩也是个老实巴jiāo的农民,不懂世故,只当是莫晗调皮捣蛋才招致老师批评。

  那一年,莫晗开始涂口红、画眉毛、追名牌。

  真正的名牌她买不起,穿的是地摊里的仿品,讲讲价四五十块就能买到一双,好看又便宜。

  当时最流行的是三叶糙的板鞋和匡威的帆布鞋,校园里这种款式处处可见,眼花缭乱,似乎不买一双就落伍了。

  没人会去追究别人脚上的到底是真是假,因为数量实在太多。

  莫晗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突然面临这样的问题:“你这双鞋多少钱买的?”

  问话的女同学并没有恶意,只因为跟她穿的是同款,所以来打听打听价格。

  告诉她实话其实也不是什么难堪的事,两人相视一笑就过去了。

  可莫晗的身体已经先思想一步,回答道:“五百多。”

  她说完立即摇摇头,做出一副记不清的模样,“不对,好像是四百多,打了折。”

  “喔。”女同学惋惜地点点头,自语道:“看来我买贵了。”

  善于打扮的人多能练就一项技巧,将区区四十块的衣服穿出四百块的品味。

  对真正能花得起四百块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气质。

  可对只有四十块的人来说,道破真相换来的更多是自卑。

  攀比虚荣本没有错,人人都不能免俗。

  莫晗既然拿着一张虚高的底牌,就要做好随时惨败的准备。

  在她家附近有一个专门卖仿品的批发市场,学校的人不曾听说,莫晗常去淘货。

  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一天。

  她与陶悦不期撞见的那一日,因为讲价跟店员产生口角。

  争吵的声音将周围的人吸引过来,陶悦的母亲恰巧在另一家店打工,那日陶悦也在。

  鞋没买成,见到同班同学后,莫晗几乎是落荒地离开现场。

  她跟陶悦并不熟,只有小组jiāo作业时说过几句话。

  对于这位闷声不响、独来独往的女同学,莫晗了解不深,也不清楚她会不会把这件事抖出去。

  莫晗找过她一次,威胁她管好自己的嘴巴,陶悦抖抖索索地点头答应。

  纸包不住火,莫晗以假乱真的事终有一天被发现。

  “莫晗穿山寨货”的流言不知是从谁口中说出的,越传越广。

  频频有人来询问她,莫晗压根没有真金不怕火炼的底气,只能咬紧牙关默默等风波过去。

  后来是黎可挺身而出,帮她摆平这件事。

  “我不常买鞋,莫晗经常跟我换着穿,我的是假的,她的是真的,你们可能搞混了。”

  这个解释成了广为人知的版本。

  黎可人缘好,大家对她的家境知根知底,因此少有苛刻。

  这一次教训也使莫晗认清究竟哪些朋友值得jiāo往。

  虽然后来得知此事并非陶悦所做,可当时莫晗只能怀疑到她头上。

  她咽不下这口气,找了陶悦不少茬。

  丢蟑螂、扯辫子、扔粉擦……都是些常见的恶作剧,不算太过分。

  真正的转折在一次周五,莫晗放学后去办公室找裴老师。

  陶悦也在。

  她不小心撞见一些龌龊的事。

  没想到裴老师也与地痞流氓有同样的嗜好,甚至更过分。

  陶悦遇事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最容易成为这类人的目标。

  那只黝黑的大手将要探入她的裙底时,陶悦抬头看见了莫晗,朝她投去求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