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里果然有人,门还开着,一个60来岁的老头蹲在门口抽着旱烟,一看三个当兵的走过来,当即就愣住了。
杨翌快步走过去,说了一下当前的情况,说是送他下山,老头摆着手,用四川话连连回道,这山路不晓得走了好多次了,莫得事,莫得事。临走,还说了数十个谢谢。
既然如此,杨翌也不qiáng求,这边安全的,指不定下一处会怎么样,急匆匆的就带着人继续往山里面走。
方恒跟在后面吞了口口水,捂住了胃,小屋里还飘dàng着饭菜香味,而且温暖gān燥,像是诱惑一样,勾着人想往里面走。
杨翌走了一会儿,转头看他们,“冷吗?”
“还好。”俩小伙子不约而同的摇头,硬撑着。
杨翌深深的看了他们一眼,把帽子取下来在手上拧了拧,蹙眉说道,“这天况晚上搜索肯定不行,在这之前我们先走几个点,夜里也好有个遮雨的地方。”
“嗯。”
杨翌说完,便转身走了出去。
方恒抬头看了眼天空,不是深夜,甚至没到huáng昏,但是天空的黯淡却像是黑夜一样,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似压在了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有些分不清时间了,出来的情况紧急,装备几乎没有,虽然少了些负重,但是也少了不少防护措施,光是脚上的这双鞋就让他吃不消。
在水里一直跑着,又这么捂着走了一天的路,脚底板就没一处不疼的,就连在直升机上新换了卫生巾都没用,每走一步都像是光着脚在刀刃上踩一样割着疼。
不用想,岳梓桐想必也是如此,至于杨翌……方恒的眼落在杨翌的后脚跟上想了想,确认应该没大碍,记忆里那双脚底全是厚厚的茧子。
接下来天公还算作美,雨势减小,如毫毛般的雨丝覆盖天际,前方的视野清明了很多,他们又找了两个点儿,都是空空的没人,也就一路进到了深山里。
这样的天气天黑的早,杨翌趁着可视度还够的时候再次确认了一次地图,然后jiāo到了方恒手上,问道,“告诉我,你觉得我们距离下个地点还有多久的路程?”
方恒挑眉,怎么抽这个时间考试,他低头努力分辨上面的地形,脑袋里回忆之前走过的路,不太确定的说了一句,“1个小时?”
杨翌不置可否的说道,“给岳梓桐看看。”
岳梓桐早就探头看了过来,开口,“不到一个小时?”
杨翌笑开嘴,露出白亮的牙齿,“我说半个小时以内。”
“诶!?”两个人一同惊讶。
杨翌指向侧面,挺直的脊梁在暮色之中形成了一道利落的剪影,方恒仿佛看到了排长肩膀扛着厚重的云层,看过来的眼眸黝黑如晴朗夏日的星空,璀璨莹亮。
“你们回忆这里的地形,虽然我们一直在既有的路上走,但是不代表我们不能走捷径,看到没有,从这里直接穿过去,最少节约一半的时间。”
岳梓桐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是啊,侦察兵是gān什么的?就是走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有路走路,没路开路,披荆斩棘,千里破袭。
方恒眨了眨眼,蹙紧了眉心,这货十足装bī,没事把后背挺的那么直gān吗?不就是有条捷径吗?显摆!
64、爱在bào风雨(四) ...
既然计划制定了下来,接着就必然是执行。
杨翌在前面开路,没有开山刀就用脚折断横生的枝蔓,没有绳索就用手去抓、去握、去扯,每爬上一个泥泞湿滑的斜坡就会转身抓住方恒提拎上来,然后再协助方恒将岳梓桐拉上来。而每次坡度太大比较危险的时候,方恒和岳梓桐就会在后面推着杨翌的后背,用身体搭建出一个防护网。这般相互协作着,不断的在黑夜里前行。
终于,半个小时后,杨翌看着前方的建筑物勾起了嘴角,“到了。”
方恒和岳梓桐拭着脸上的汗水,长出了一口气,笑开了牙齿。
这是一个和之前每处目标相类似的小屋,占地约有二十平,单层,用木头搭建而成,很简陋,透露出浓郁的简朴气息。
屋里没人,门上挂着锁,方恒和岳梓桐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现在再下山肯定不可能了,而且夜里气温下降,不可能在外面gān耗着,再好的体质也抗不住,最重要的,他们很累,累的半步都不想走。
“咋办?”方恒愁眉苦脸的问了句,杨翌没回答,弯腰在门口鼓捣了起来,方恒等了一会,凑上去问,“开的开吗?”
杨翌挑眉看他,鄙夷的扫了一圈,“没工具你用手抠开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