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驼为鉴辣椒为证_作者:过塘(10)

2019-04-14 过塘 年代文

  “哈哈!”

  两人又听了一会儿课。

  然而老方今天仿佛特别激动,方言讲个不停。刚刚讲的那句挺长,温翌新估摸着也许是知识点,于是又问:“刚刚那句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们都初三了,最后一年要好好加油,咱们班争取多考几个普高’。”

  “……哦。”

  解铭前两年实在活得没心没肺,刚刚翻译完老方的话后却突然弯腰把心和肺捡了起来。他余光瞥了瞥讲完“哦”后神态自若的温翌新,忽然就有些难受了。

  温翌新高中要在哪儿读呢?是不是要回市里了?

  我和他是不是只剩一年同学时间了?

  想到这儿,数学课变得没滋没味起来,解大爷不喜欢多想,他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同桌一脚,直接就开口问了:“你有想过高中去哪儿读吗?”

  “……不太清楚,可能得看我爸爸怎么说吧。你呢?”

  “我么,就镇上的普高吧。”

  “镇上的普高?好像一本率不太好。你为什么不去市里读呢,高中反正可以住校的,也不怕每天赶来赶去麻烦。”

  面对这个城里人的无知发问,解铭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少爷,就您聪明想的到?咱们镇里有生源限制啊,不让学生往外跑的!好学生都跑去市里了,咱们那破高中的一本率不就直接没了么!”

  温翌新:“……”原来是这样。

  解铭想说,其实要出去也不是没办法,可以读市里好一点的私立高中,不过他爸妈肯定不会砸锅卖铁出这个钱就是了。

  温翌新沉默了一会儿问:“那你想读什么大学呢?”

  “啊?大学?”解铭懵逼,他连高中的事情都没怎么想过,大学这么遥远的东西就更别说了,“北大或者清华?我就知道这俩个。”

  “噗!”温翌新笑了,“行吧,要是咱们真读不了同一个高中,没准还可以读同一个大学。”

  解铭一拍脑袋,没错,是这个理!

  这么一想心情忽的就变好了。

  解铭恨不得马上跳级念大学,桌下的脚疯狂踢温翌新凳子腿儿,兴奋地问:“哎那你想读北大还是清华?”

  “……啊?”温翌新愣了愣,“我也不知道,我没想好以后要干啥……不过我爸说北大文理好,清华工科好。我觉得自己可能会读理科吧……那就,北大?”

  “行!”

  温翌新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就这样决定了解铭将来的大学。

  两年多后拿了金牌的解铭需要决定签哪个学校,教练苦口婆心:“咱们高中跟清华的关系好,还是签清华吧,你没看到我们优秀毕业生基本上都是输送到清华的吗?”

  当时解铭和温翌新已经一年多没联系了,也不知道温翌新记不记得当时说的话了,但无论如何,他心意已决,还是决定签北大。

  “这……不太好,我们学校之前在名额上跟北大有过节。”

  狼心狗肺的解铭心说关我屁事,最后还是我行我素签了北大。

  话说回现在——

  像他们这种初中,初三跟初一也没啥区别,丝毫没有紧张氛围。因为班里五六十个人,真正把中考当回事儿的人不多——中考过后班里甚至有人不会继续升学了,剩下的很多都是读中专或者职高,考进镇上普高的能有十个就是菩萨保佑了。

  解铭放在念书上的心思不多,成绩基本上就是在年级第五徘徊,但从没掉出过年级前十。他想着反正考进镇上普高是没问题的,就没太努力。

  他的好同桌温翌新本性很佛,也是个假认真的主。刚上初中的时候还能认真听听课,然而架不住同桌实在不是个好东西,于是近墨者黑,渐渐的也就不太听课了。唯独作业还算写的认真,那也是因为解铭老是要借来抄才好好写的。所以温翌新的成绩跟解铭半斤八两。两人一直盘踞在一班的第一和第二名。

  开学两周后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张老师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今年政策有变,镇里的每个初中都分到了三个市区重高的名额。

  一石激起……一个小涟漪。

  张老师叹了一口气,她原本以为的千层浪根本没有出现,不过转念一想也正常,这个消息对全班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无用的,于是她只好看了看坐在最后一排的黑白双煞——解铭和温翌新。

  刚刚的小涟漪就出自他们,他们听闻这个消息后面面相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