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品夫人_作者:凔溟(150)

2015-10-28 凔溟

  “陆大娘来了?”刚到村口,一群四五岁的孩子看到老夫人兴匆匆地围了上来,态度亲热而尊敬。

  老夫人支使着左邵卿将马车上准备的吃食拿出来,然后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走进村子正中央最大的一座宅子。

  左邵卿细胳膊细腿,提着两大袋食物勉qiáng能跟上老夫人的脚步,他抬起头看向宅子的牌匾,上书着三个铿锵有力的大字——“童安堂”。

  左邵卿诧异了一下,童安堂的大名他是听过的,现在它的名声还不显,可是再过几年,超中不少武将都是从这出去的。

  听闻童安堂乃是镇国公府出资建立的,收留的全是北疆因战火失去父母亲人的孤儿。

  大家最初以为陆老夫人只是因牵挂北疆的儿子这才动了恻隐之心,也有少数人认为老夫人是为了博取美名,直到童安堂名声大噪,人们才意识到:老夫人深谋远虑啊。

  到后来,童安堂出来的武将只能在镇国公辖下的军中任职,使得原本就勇猛无敌的军队如虎添翼,像一柄尖锐的标枪立在大央的土地上。

  “那是铮儿亲笔所书,是不是写的不错?”老夫人见左邵卿呆呆地看着牌匾,特意炫耀了一句。

  左邵卿眉梢微微一挑,果然认出了是陆铮的笔迹,他毫不吝啬地称赞道:“陆爷的笔法浑然天成,下笔劲道有力,甚至带着一股杀气,有这牌匾挂着,怕是鼠辈宵小都不敢进门了。”

  老夫人听出他是发自内心的夸赞,甚至还带着一点小得意,暗暗点点头,看来这孩子确实对铮儿有意。

  左邵卿一路走进去,所见之处全是错落有致的房舍,木板与泥土的混合,建的简单实用,毫无一点花哨。

  院子里有玩耍的孩童,见到来人立即蜂拥涌了上来,将老夫人团团围住。

  “陆大娘,这个好看的哥哥是谁?”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左邵卿问。

  左邵卿偷偷瞄了老夫人一眼,不知道她会怎么介绍自己,该不会说自己是她媳妇儿吧?那他到时候是应还是不应呢?

  哪知道老夫人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回答:“我儿子。”

  几个年纪大的嬷嬷快步迎上来,她们是老夫人特意选来照顾这些孩子的,也不乏教导之意。

  听到陆老夫人那简洁明了的三个字,惊得差点跌倒,这镇国公府什么时候多了个少爷了?

  老夫人对这句话的效果很满意,让几个嬷嬷带着食物分给孩子们,自己带着左邵卿四处逛逛。

  “这里叫安村,除了这些无父无母的孩子住的都是前些年南下的流民,这些人很好养活,只要给他们一块地,给他们几把农具就能养活自己,还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左邵卿心下一紧,知道老夫人这是在慢慢教自己一些事情,赶紧竖起耳朵认真听。

  “当然,咱们也不指望他们感恩戴德,老婆子当年之所以伸一把手,一方面是有这能力,一方面也是想到铮儿在北疆拼了命的保护这些人,我们在后方能做一点是一点。”

  “老夫人高义!”左邵卿情真意切地称赞道。

  老夫人不在意地摆摆手,“别把老婆子想的太善良,我也是出于私心,但做好事就是做好事,不必追究其心,那些自诩善良正义的卫道士,只会动动嘴皮子,还不如一个能为百姓做实事的贪官。”

  左邵卿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心中有些不平静。

  “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贪也该讲究贪的途径和底限,只会捞取民脂民膏却又不办实事的官……”老夫人甩了个严厉的眼刀子过来,“人人得以诛之。”

  “是,晚辈明白的。”

  老夫人眼神瞬变,带着几分狡黠说:“当然,等你见识过陆家世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对那些财帛之物就很难动心了。”

  左邵卿心道:这可未必,没有人会嫌钱多不是?再说了,心不心动和收不收是两码事。

  绕过一块菜地,左邵卿听到不远处传来郎朗的读书声,“童安堂的孩子六岁以上的都可以上学堂,男女分开授课,各学所需。”

  左邵卿点点头,不一样的教育所得的收获也不一样,镇国公府完全只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件衣裳穿,可是这样,等他们长大后八成只能成为一群农夫。

  而镇国公府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一群会种田没有文化的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