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戏_作者:观唐(11)

  到现在,他已经被惯坏了。

  他连推评都懒得看了,大致瞄一眼get到剧名就ok。观影爸爸喂的安利,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所以季青问他为什么看得那么快的时候,龙放说:“我没看。用不着。”

  有个剧名就可以了。

  季青:“……”

  观影爸爸确实没有让龙放失望,他一口气看了三集,被叫走上戏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季青却点开了自己微博,在粉丝里开始检索。

  就……就什么来着?就你?

  哎呀,没看清。

  龙放关注季青用的是自己的私人账号,也就是所谓的大号,季青刚刚瞥见个“就”字,还没来得及看清,对方就已经关掉微博看戏去了。

  季青看着自己那几百万粉丝,在心里思索着一一检索的可能性。

  不可能的。

  龙放早晨就换好了戏服,这会儿直接过去就行。

  他的戏份也很简单,太子殿下驾到,他作为将军近卫,伺候太子殿下入座。就这么几个戏份,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主镜头也没落在他身上,他只要随便做做样子就差不多了。

  剧组把群演的戏放在最后很大程度上也打的这个算盘,重要剧情拍完了,在进度上便可以游刃有余,剩下的时间也就很灵活了。

  若是时间宽裕,则可以反复磋磨,若是不甚充足,那也不打紧,左右不过是群演戏份,不必苛求。

  龙放知道很多群演都只是为了一口饭,出不出名倒是其次。

  但他不是。

  他和他们正好相反,他不关心价钱,他只在乎能不能露面,能不能出头。所以他无论演什么都很用心。他不是科班出身,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一行,除了靠天赋,更多的就是靠做群演时的学习了。

  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那世上便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

  作为群演,他有比别人更加丰富而实用的学习资源,他可以混迹各大剧组,见识各种各样的演员、导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久而久之演技也就被练出来了。

  王克群不担心施小王子,所以这一场的注意力都放在龙放身上。

  很惊讶。

  这是一场没有台词的戏,所有的剧情和感情都需要靠他的肢体语言来完成,这对普通演员来讲都算是有难度的一场戏了,王克群以为再怎么也要多试几次,却没想到龙放一次就演出了他要的感觉。

  曾经的边关流民遍野,不堪其苦,百姓是怨的。后来将军带领他们保家卫国,现如今边关丝竹千里,安居乐业,百姓又是乐的。

  而之所以得其乐,源于能打胜仗。这胜之一字,离不开太子殿下在朝中的周旋。

  于军中将士、边关百姓而言,太子殿下是明君风范。这话却不能说,于是只能从行动中表现出拳拳敬畏之心。

  这场戏的意图,也在于用一人代替一众——包括将军,体现出边关将士对太子殿下的态度。

  愿为太子殿下开疆拓土。

  此后朝堂风云,太子能够顺利登基,原因就在此。

  这些东西在此时的剧情点都太过敏锐,所以无法言说,只能从小细节中展现。至于观众能领会到多少,便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

  龙放把这个小角色刻画得非常到位。

  通过他,太子殿下也或多或少知道了将军的态度,这才有了之后议事的根基。

  是深议?是浅议?

  太子殿下若对将军的态度没有一丁点的认知,他断然不会选择在此时和将军进行深入的交流,他此来本就是为探底而来。但正就因为有这么一个角色在这里,给了太子殿下底气,才有了这场关系日后局势的议事,拉开了朝代更迭的序幕。

  可以说,故事的后半程发展,就是从这个小人物开始的。

  将军为何会选他迎接太子殿下,也就一目了然了。

  “小将军是哪里人?”龙放正要告退的时候,施张突然开口问道。

  龙放一怔。

  这是剧本里没有的剧情。

  加戏了?

  他不敢去看导演,也不敢去看摄像机,他怕坏了戏。没人告诉他怎么演,他只好本能地去看了一眼位上的将军——这是小兵遇到事情时最正常的反应。

  导演没有喊cut,说明是认可了此段戏。

  确实是加戏了。

  龙放在最快的时间内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这也太为难群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