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希你还有几朵樱花,我去放到章业龙杯子里。”林书华决心不能让他一个人上当。
“不是我不给你。”王孟希摇摇头,“笑面虎和段总可不一样,你要是给他放樱花他会去调监控的你信不信?”
信!所以更恼火了。
秦雪扬了扬盐渍樱花,说:“林书华你要不要再泡一次,只要你多洗几次,我保证绝对不咸还带着清香的。”
“算了,你把那包樱花离我远点。”林书华又接了一杯水,“我要有心理阴影了。”
宋恺的消息果然是最准确的,宋临川回来那天,林书华差点喜极而泣。
宋临川一回来便被围着问问题,他一个一个耐心解答。林书华看着讲台上的宋临川,总算松了一口气:“我觉得我们的化学经历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后退了不止一星半点!”
纪橦头也不回的答道:“别这样说。别人可能只是停滞不前,只有你会倒退。”
“纪橦你这样太伤我心了。”林书华笑嘻嘻的,一点都看不出来“伤心”的样子,“我觉得那张照片说得可真是不错,认真的男人最帅。”
纪橦一愣,直觉林书华说的就是他保存过的那张照片。他抬头看了看讲台上那个举手投足间尽是优雅的男人,第一次觉得自己和他距离好远。
高中的课程基本上是在赶进度,好几本必修加上好几本选修,都要在高三之前完成。高三整个学期,便是两轮大复习。
高中的语文似乎特别重视文言文,时不时就开始讲一篇百年或者千年的名篇。
今天的语文课,讲的便是王勃最有名的一篇《滕王阁序》。
语文老师姓杨,是一个特别文艺范的女老师。她很高,除开这一点,纪橦觉得她和白锦书倒有几分相似。但仔细看来,还是有几分不同。
白锦书并不是老师,但是她浑身的气质倒是像极了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她的温婉大概来源于耽美书斋的教养,而杨老师的温婉却是为人师表的平和。
杨老师照例讲起来《滕王阁序》作者和作品背后的故事,纪橦对这个英年早逝的天才没什么兴趣,一边听着杨老师讲故事,一边开始自主的预习文章。
看到“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时候,忍不住就将目光在“临川”二字上停留了许久。
古时候的人名字那么多,名,字,号,包括籍贯,官职,喜好通通都可以叫。谢灵运,王安石,这两个如此才华横溢的大家也用过“临川”二字。
宋临川,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纪橦,纪橦?”林书华忍不住戳了纪橦手臂,“你想什么呢,我叫你你也不回答。”
“什么?”纪橦回过神,杨老师正在讲王勃小时候虽然有才却因为年轻还经常犯错而险些被秋后问斩的事。
“王勃真是太可怜了,探个亲也能被淹死。这运气也太不好了。”林书华凑近纪橦小声说话,“我想起了杜甫,饫死耒阳哈哈哈。”
纪橦难得跟着他开一次小差:“不一定,饫死耒阳只是其中一种说法。”
那边,王勃因为皇帝大赦天下侥幸逃过一死。这边,林书华见纪橦居然在上课时间回应他的话很是开心。
林书华:“大概大家也是觉得撑死比较有趣,所以这个说法似乎最为广泛吧。”
“稗官野史而已,这几百年前的事情早就不可考了,即使称之为饫死耒阳其实也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官方的说法也是语焉不详。大概只能确定杜甫死于耒阳一带。”
“看不出来啊纪橦,学识渊博。”林书华更是凑近了纪橦,被他按着脑袋推了回去。
纪橦正想开口,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在讲《滕王阁序》的课堂上和林书华讨论杜甫是怎么死的,又闭上嘴不再说话,继续看文章。
结果第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光照临川之笔”。
作者有话要说: 我保证此生不碰盐渍樱花!
☆、第 15 章
第十五章
林智远和林书瑶被段兴义抓到的事情没有几节课就传遍了26班。不少人凑上来问林书华怎么回事,林书华没好气的说:“我怎么知道?又不是抓的我!”
林书华是真的不知道内情,等到林智远和林书瑶被段兴义放回来之后,才传出了点消息,东拼西凑的整合了一下,再加上自行的脑补,就凑出了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