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_作者:安尼玛(123)

2018-10-01 安尼玛 美食文

  老三心想,这么快走到这一步了,那他必须赶紧把影响力扩展开来,不能再等了。

  农历年前一天,Hippo闭店休息,老三回香港吃年夜饭。

  每次他回苏家都很丧气,但这次他挺直了腰板,脚步轻快地踏进了家门。管家燕姐在门口接待,很稀罕地给了老三一个笑容,“三少回来啦,坐飞机累吧?”

  不知道是因为过年,还是因为老三今非昔比,即便是势利眼的管家,也对他和眉顺目了许多。

  老三一笑:“不累,三个钟头的短途。人都回来了吗?”

  燕姐一边把他带饭厅里,一边应道:“二少和大少都没来呢,你是最早的。”

  在饭厅的沙发上,苏老爷端正地坐着,看着桌子上的芦柑发呆。他精神衰退得比身体还快,常常会失了神一样地盯着某样事物,连自己都没知觉。直到老三唤了声“爸”,苏老爷才突然惊醒似的,抬头看儿子。

  “阿泽,回来了。坐吧。”

  老三打起了精神,先扯两句闲话,关心关心老爷的身体状况。苏老爷不喜欢谈自己日暮西山的健康,话题很快转到了老三的事业上。

  一边说,苏老爷一边端详自己眉目俊雅的小儿子,才发现竟然很久没有认真地看他了。儿子的脸颊瘦了下去,五官长在成熟男人的棱角分明的骨架上,更是深刻挺立。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母亲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柔美纤弱,现在的他肩宽腿长,身子灵活健壮,正是活力勃发的好时候。

  苏老爷很是嫉妒,但这孩子毕竟没长成他母亲那样,倒是件让人欣慰的事了。而且这个他从未寄予希望的儿子,今年开了窍似的,竟然正经地办成了事,成绩斐然,他不得不对儿子刮目相看。

  “新加坡那边,做得不错。最近董事会里好几个人提了出来,称赞这个投资眼光独到,很有价值。”

  老三立即顺竿子道:“我们才刚开始,还有很大的市场没开拓。接下来几个月我想开两家分店,如果投资能增加的话,我们可以顺势扩展规模,效益会成倍增加。”

  苏老爷一愣,“这么快?你们刚站稳阵脚。”

  “不快。以前一家店要让十万个人知道,可能要花一年两年时间,现在只要五分钟就能让千万人认识一个牌子。”

  苏老爷点点头。咖啡馆赚不赚钱,那一点收益他根本不在乎,甚至新加坡市场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吸引力,他受到震动的是,儿子接二连三地制造了热议新闻,从火灾、中毒事件到开业排队,在当地甚至香港都有报道。苏家开了七八家高级餐饮,甚至花大钱做个业内的颁奖典礼,都得不到这么大的公众关注度。

  老三直入主题:“我需要更大的财务支持。我有信心这些投资能在半年内开始盈利。”

  苏老爷犹豫了起来,他慢悠悠道:“我不是不相信你。老二准备过年后在新加坡开店,投资不小,三层的餐厅加上日本请的米其林三星主厨,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不能把太多资金压在新加坡。”

  老三吃了一惊,又觉得十分恼怒。他为了躲着两个哥哥,已经跑到新加坡那么远了,老二还要追到他的地盘来?这也太贪婪了吧!

  他只好道:“我跟二哥做的类型不同,需要的资金也少很多。”

  苏老爷嘴角冷漠地牵了牵:“不管你们做的什么类型,生意只分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你知道集团这几年收益都不好,主业的利润下降得很厉害,餐厅或者咖啡馆也好,都是副业,我不想把鸡蛋放在那么远的篮子里。你和老二,我谁都不偏,你先交上提案,看董事会通不通过;你们能要出多少资金,就看你们的业绩了,凭本事要钱,对谁都公道。”

  老三暗暗吐槽:公道个屁!二哥的起点比他高很多,手上有好几家餐厅可以周转,还有很多食材的渠道,论经验、国际上的人脉和投资,肯定比他高十倍不止,两人能比较吗?

  作者有话要说:

  都弯成方便面了,还问。

  ——————————————-

  关于天然酵母面包,以前写芝麻的时候科普过一点,这里再讲多一些。天然酵母面包的概念蛮混乱的,可能是因为台湾的几家软欧面包店(原麦山丘、胖达人等),都在打天然酵母概念。实际上,一般公认的天然酵母面包主要指的是酸面包(sourdough),就是不用加工过的干酵母或新鲜酵母,而是直接从水果发酵出酵母菌,然后用面粉喂养好,再用来发酵面团。真正的酸面包,跟那种加了果干奶酪什么的软欧包完全不一样,一般是丑陋大块头,壳酥脆,里面的口感软糯湿润,带酸味。这种面包市面不多见,因为跟我们习惯的甜面包和吐司不一样,是主食面包,可以配汤或做三明治,当然直接蘸橄榄油也可以。北京和上海的话,Baker & Spice就有,很好吃的,买回去用橄榄油煎一下,空口吃已经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