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_作者:安尼玛(140)

2018-10-01 安尼玛 美食文

  他还能怎样呢?只能站稳了告诉他们,去你妈的,我怎么做关你什么事?

  此后,咖啡馆的旗帜更是鲜明,不但会标注主要材料的产地,甚至会列出生产人。摆在咖啡馆售卖的调料、主食面包和半成品更是形式多样,跟超市货架上的产品不同,每一样东西都可以追溯出谁种的、谁制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制作。因为产量都不高,能有就有,没有就等下一个季节,经顾客要求,咖啡馆又跟网络平台合作,把产品的生产进程和数量都放网上,随时跟进购买。

  Hippo的两家分店开业后,生意良好,但群众对他们的好奇趋向平常,排队的人不那么多了;与之相反的是苏老二的法日餐厅,从开业那天,就造成了餐饮业的轰动。

  新加坡每一年有十几家高级餐厅开业,却从来没有那么大阵仗过:老二请了五位米其林三星主厨站台,轮流和麻田主厨一起合作做晚餐,持续了两周。晚餐不能预定,只有受邀才能参与。因此无论想吃不想吃,被邀请都成了身份象征。

  与其说是吃晚餐,不如说是社会影响力的鉴别会,在写着自己名牌的座位坐下来,扫视一周,很多人都会想,“那家伙也有资格来吃?”;“原来他也来了,一会儿要过去认识认识。”

  老三自然受到了邀请。苏老二特地给他打电话,热情地告诉他,餐厅的座位很矜贵,多少人明里暗里跟我要位子,我都没给脸。阿泽你在新加坡餐饮界也是个人物了,又是苏家自己人,我给你留了座,到时跟你的团队一起来吧。

  老三答应了。

  讲完电话,老三对阿达说:“我哥餐厅开业,要在我跟前显摆,让我带团队一起去。”

  “团队?”阿达觉得好笑,苏老二喜欢把“团队”挂在嘴边。或许因为他也意识到自己长得圆润软面,在生意场上似乎不太有说服力,因此后面需要有个组织严密的人架子,把气场撑起来。

  老三笑道:“其实他就是想邀请你,又小里小气地不说个明白。他就是想让你看看,他的餐厅有多牛逼,你拒绝他真是瞎了眼了。”

  阿达好脾气道:“嗯,那就去看看,让他开心开心。”

  “没错。他既然邀请团队,那我们不能太寒酸了,今晚没事做的,都一起去吃他妈的大餐吧。”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写大餐了。既然阿达不做了,那我们去吃别家的吧。

  ——————————————-

  我自问超能吃辣的,被辣椒放倒的经历寥寥无几,最近的一次竟然在日本!而且还是最普通的coco咖喱屋,作死地要了最辣那种(我记得是五辛,妹妹说是十辛),结果舌头真的着火啊。市场买的激辛调味粉也完全可以作为刑讯逼供的工具。后来还买过超变态的激辛薯片,据说有人吃完进医院的。淘宝有售,搜□□咖喱薯片,价格基本上百元。

  后来特地查了资料,说日本的辣是提炼的辣椒素,能从舌头辣到胃里。而东南亚的辣,很多人都吃过吧,大都是辣在口腔,不会带进身体里。

  ——————————

  Sweet berry做成粉末,在纪录片里看过,一美国厨师还专门开了这样的餐厅,客人蛮多的。

  ——————————-

  然后就是麻田说的话很现实,虽然日本料理特别注重当地物产,可是最优秀的食材都会被大城市的鱼市场、餐厅等瓜分掉,最顶尖的反而在当地吃不到,或者就是当地厨师绕个大圈从东京买回来,价格反而比在东京贵。日本料理常常会说职人精神,花很多年来精进技艺,这当然很让人敬佩,但必须知道的是,技艺的基础是好食材,很多食材是要抢的,这就要看主厨的地位和power了。

  第60章 大闸蟹

  老三说带着团队,就是实打实的一整个团队,咖啡馆的几个核心、中央厨房的副厨们、当天不值班的服务员咖啡师,连着阿田这个拖油瓶,一行十五六人,浩浩荡荡地堵住了餐厅的门口。

  大堂经理一看,傻了眼。老三笑道:“我哥哥请我来捧个场。这花圈,哦不,花篮要放在哪里?”

  经理扫了一眼插着兰花和紫阳的花篮,布置得蛮雅致,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开业大吉,苏君泽敬上”几字;苏君泽,那确实是老板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