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_作者:安尼玛(41)

2018-10-01 安尼玛 美食文

  老三脑子里浮现阿达专心地嚼着果子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第18章 为国家服务

  饭局前四天,他们就开始备料。从印度大兄那里搬回来许多老椰子和果壳儿来烧火;腌渍蔬果;把晾晒好的鱼干虾干磨成粉;摘取香蕉叶清洗晾干。

  小村子的食材毕竟无法支持这样的饭局,他们去了印度人的聚集地买小扁豆、鹰嘴豆、印度酥油和椰子油;去马来村庄找鱼虾酱、水牛奶。

  有一个晚上,他们坐公共汽车到市里。两人短裤拖鞋,走进一高级餐馆。餐馆前身是个历史悠久的女校,外观保持了殖民时期的风格,里面却装潢得时髦,几何图形的吊灯、撞色的桌椅,客人也都穿着光鲜,衣着发型一丝不苟。门口挂的牌子显示,这是家二星法餐厅。

  老三:“我们来捡什么?嗯,这里的桌布挺漂亮,蜡烛味道也不错。”他已经习惯跟阿达到处捡破烂,扔掉的椰壳儿、工厂淘汰掉的菠萝、虾壳虾头……要是阿达说要从这高级餐厅讨点牛骨鱼皮、人家用剩的餐巾蜡烛什么的,他并不会觉得惊讶。

  阿达笑了:“来这里当然是吃饭啦。”

  吃饭?老三吃过欧洲许多三星馆子,此时却有点犹豫。服务员把他们带到桌子,给他们点上散发着肉桂和柠檬气味的蜡烛时,老三挺不自在,总觉得会碰上熟人。他不禁叹道:“我第一次穿人字拖吃米其林。”

  阿达无所谓道,新加坡的餐馆没那么讲究啦。

  说是这么说,他们还是吸引了很多目光。老三甚至感觉已经有人举起手机偷偷地把他们拍了下来,估计不久就会在fb和ins上流传。他破罐破摔,反正来了,先大吃大喝一顿再说。

  见到杂志般厚的酒单,老三真是倍感亲切,不客气地点了瓶五百多的香槟。菜单上是正常的进口肉和进口海鲜,再穿插搭配些本地特色的配菜、调料和酱汁——亚洲西餐厅一般会走的稳妥路线。

  烛光昏黄,映得人的脸色柔和温润,两人虽然天天一起吃饭,这样面对着面、无可分心的场景,还是第一次经历。吊灯的光圈,把对面那人珍而重之地笼罩住了,在这种气氛下,就会不由自主地端详对方。

  看着烛光下的阿达,胡子遮了半边脸,老三道:“把胡子剃了吧。”

  阿达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很难看吗?”

  “大热天留着胡子,麻不麻烦?”见阿达胡子上沾了些面包上的奶酪粉,老三提示他擦一擦。阿达擦了两下没擦干净,老三强迫症发作,拿了自己的餐巾,伸手到桌对面给他擦嘴。

  阿达愣了愣,乖乖地让老三给他清理,末了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老三见他腼腆的样子,心里被挠了一下,不由得想,阿达真是挺单纯的一个人啊。一根筋地做不合时宜的事,对人还不太懂得伪装,这样的人,在这世界怎么能好?

  两人四目相交,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他们俩沉默着,对周围的声音恍若未闻,有人走近桌旁,他们也没发现……

  “Jeremy!Hey man, I hardly recognize you!”

  阿达闻声,抬起头,然后站了起来,跟那人握手寒暄。

  果然遇见了熟人,老三心想,预感真他妈准啊。

  那人是个社交老手,三两句话就坐了下来。阿达介绍老三,说是他的朋友。那人也在英国留过学,是牛津高材生,跟老三吧啦吧啦聊起来英国的生活。

  老三嘴里应酬着,其实挺想这人赶紧滚蛋,觉得被打扰了。从阿达和那人的话中,他知道他是新加坡外交部的,听头衔是个不小的官,跟阿达并不太熟,不晓得赖在他们桌干嘛。他们闲聊了一会儿,那人终于进入主题。

  他说遇见阿达真是太凑巧了,他正想去联系他——不过阿达手机常年关机,真是比总理还难约见啊。

  阿达有不祥预感,直觉会是很难推脱的事。

  果然,那人说:“马赛市长近日来访,听说你要做晚餐,特别想过去尝试一下。能不能加个位子?”

  阿达直接拒绝:“当然不能,预定已经满了。而且我住的地方很偏僻很野,不能保证市长的安全。”

  那人笑了,“新加坡哪里有不安全的地方?市长是个老饕,世界各地什么都吃过,对你闻名已久,这次碰巧遇上开晚餐,无论如何不想错过;拜托了,就当给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