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军旅_作者:朱大概(86)

2018-09-10 朱大概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排长停了一下,环视一下围站着的战士们:“在五点之前,到达县城边的王迷镇,与大部队会合。接下来的路都是山路,可能不会太好走,有没有跟不上的同志?”

  回答他的,是沉默。于是排长整理了一下队伍,再次出发。那五个人也与二排一起行动,他们也得跟大部队会合。李万亭看了看队尾的五个人,心里同情了那个挨了自己一脚的同志,又快步跟上了队伍。

  山路难行,又有着时间的限制,所以大家走得很快。可是体力是有限的,步子不可避免的沉重起来。好在山路似乎真的比公路要近一些,中间休息了两次,李万亭他们到达王迷镇的时候,是凌晨四点五十分。

  他们并不是第一支到达的分队,一中队的一排、三中队的二排已经先他们到达。在得到了原地休息的命令之后,排长说明,有想方便的同志可以先去解决问题。先来的同志为大家指点着公厕的位置,小声地交谈着自己分队遇到的情况。

  陆续又有别的分队到达。就是公路上,也有人走了过来。李万亭见有张小毛,就知道是自己中队那些在第一阶段掉队的同志。借着微弱的路灯,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时间是五点过五分。他们迟到了。

  最后到达的,是四中队的女兵排,她们也参加了今天的演练。李万亭再次面对女兵,已经没有最初的激动,可是还是为她们的坚持感动:十五公里呀!就算是她们一直走的是公路,可是能坚持下来,还没有比男兵们晚上多少,也是值得佩服的事!

  直到各中队再次清点人数,确认没有掉队的人员之的,大队才下达了命令:“两人一组,就地宿营!”

  这个新兵们也是练习过的,他们按着自己原来演练过的程序,把一人的被子铺在地上,再两人盖上另一条被子,各自枕上自己的挎包,合上了双眼。

  李万亭这次再没有什么别扭,他的全身细胞都在叫着一个字:累!能让他躺下休息,别说还有铺的盖的,就是没有,他相信自己也能睡着。

  再说了,不两个人搭伙,在这样的冬日,一条被子有得铺没得盖,非感冒不可。在这样的思绪里,李万亭们沉沉睡去。

  就在他们睡去的时候,两辆野外炊事车已经展开,炊事班的同志开始为大家准备起了早餐——从昨天晚饭到现在,新兵们除了自带的水,没有吃一口东西。

  伴随着哨声一起将新兵们唤醒的,是食物的香气。在这样寒风料峭的冬日早晨,能用伴着食物的香味醒来,李万亭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家中。

  可是身下硬邦邦的土地,还有硌得生疼的四肢告诉他,他现在还处在演练之中。用水壶里的水漱了漱口,李万亭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背包重新打好。而且大家都已经知道是在演习,那么回程显然还是要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于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背包紧了又紧。

  李万亭万分佩服改进了水壶的人:现在的水壶不是只能装水那么简单,外面的一层是一个饭盒,可以用来装粥,还有盖子可以装主食。而炊事班,只要准备好大家的筷子就可以了。

  捧着热乎乎的的粥,李万亭深深地喝了一口。虽然有些烫,可是正是这样热热地粥喝下去,将所有的寒冷都驱走,让李万亭感觉自己满血复活。不过他十分清楚,回程,正在等待着他们。

  早饭十分简单,每人一个鸡蛋,馒头随便用,两样咸菜而已。可是大家都吃得很饱——一个晚上的急行军,让大家的胃里都象是长了一双手,想要多吃一点,再多吃一点。

  好在队干部们都有经验,制止了新兵们继续打饭:繁重的体力活动之后,过饱地进食,会加大对胃部的伤害。何况,正如李万亭所想,还有十五公里的回程,在等待着新兵们。

  短短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不能解除新兵们的疲劳。可是在用完早饭之后,归程的十五公里路程,再次出现了他们面前。

  这一次,没有跑步,新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公路,向着自己的营区走去。身后的张小毛小声地说了一句:“看那辆车。”

  李万亭转头看了张小毛一眼,又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了一辆运兵车,只见所有的女兵,都在那辆车上。看来,队干部们对女兵们自己走回营区,也没有什么信心,所以安排女兵们坐车回去。

  可以看出女兵们都有些遗憾,她们明显还想参加演练,可是她们的身体情况,不允许她们这样做。带着这样的遗憾,女兵们坐着车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