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亭偶尔从手抄书上抬起头来,发现自己的战友们,有的在读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书,有的在整理着内务,还有的为了不打扰别人,放低了声音在说话。
一种不真实感油然而生。他处身的是军营,应该是火热的,时时燃烧着青春热血的地方。听到的应该是训练声、呐喊声、口号声。可是这一刻,却是安静的,就是有人在说话,也是低语。
就算是觉得不真实,可是并不违和。谁说军营就容不得休息,就不应该拥有安静?只有得到充分休息,他们才能走得更长,跑得更远。
此时的休息,是养精蓄锐。这一刻的安静,是蓄势待发。
第46章
在战术训练来临前, 新兵们还要把最后的单兵队列动作完成。现在这个科目, 是新兵们从入营后就开始使用的:敬礼。
想想把,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身穿国防绿, 腰系武装带,间隔均匀,齐齐举手敬礼的场面,是怎样的庄严, 是怎样的有仪式感。
可是被训练的人,却只觉得自己的右臂已经抬举了上千次的疲惫感。班长纠正动作的声音就在耳边:
“稍向外倾, 不是把手掌翻过来。”
“微接帽沿, 是微接。”可是微接的尺度却只能自己体会与把握。
“抬臂要迅速,要从胸前直接抬上去, 贴着胸前。”这一定是哪个新兵, 抬臂的动作幅度太大,距离胸前太远了。
“不要抖手腕, 要定位。”是的,在军营里处处强调的是定位, 只有大家在同一时刻, 将手定位在相同的高度, 这个动作才算是成型。
说时容易做时难。看别人做动作容易自己做动作难!这是新兵们真实的体会。班长们一起做动作示范的时候, 看着间隔三十厘米, 半面右转一气呵成的动作, 他们羡慕。等着口令下达后, 齐齐举起的双手,严肃的面孔,有神的双眼,定位准确的手臂,更是让他们惊艳。
可是自己做起来,总是觉得手抬得过高或是过低,离胸前过近过远。再就是自己的脸肯定没有班长们的那么不怒自威,双眼也一定是闪烁的,看起来没有那么坚定。
对于新兵来说,有这样将自己的班长做为目标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还少些自信,不知道自己在这样繁重的训练中已经逐渐脱去了稚嫩。他们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却不知道已经无限接近了想要学习的目标。
一上午的训练刚刚结束,吃完中午饭后,班长林克就带给了四班一个消息:“下午第二个小时,中队进行会操啊。”
大家就有些拿不准了,这敬礼刚练了一天半,怎么就会操了?
“班长班长,是光敬礼一个科目,还是全部的单兵动作?”问话的是白兴川。
林克道:“要是光敬礼,还用那么长时间?肯定是全部的单兵动作呀。”
“完了完了。”刘东西就叫了起来:“我这两天光想着敬礼了,别的科目恐怕全都忘记了。”
其实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不过没有人如刘东西一样说出来就是。可是林克却说:“放心,前一个小时还有时间,我保证你忘不了。”
可惜这话并没有安慰到刘东西,他还是苦着脸在那里想着单兵动作。这个中午,大家都没有休息好,心里念的都是单兵动作。
可是上了训练场,他们才发现,前一阶段的重复训练,让那些动作如刻印在自己脑中一般,并没有因为学习新的动作而忘记。他们在前一个小时练得最多的仍然是敬礼。
于是新兵们兴奋了,他们迫切地想要在会操中,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了。班长们看着自己的战士,有些好笑又有些得意,看吧,这就是他们带出的兵,已经把动作化成了自己的本能。
他们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知道帆须驶尽的道理,对动作的纠正越发严格起来。就在新兵们被一遍遍纠正动作的时候,值班班长的哨音响了起来:“面向我,成连横队,集合!”
来了。新兵们盼望了近一个小时的时刻已经到来。集结的口号已经响起,跑动的脚步声已经响起,班长们报告声音已经响起。
一切只是为了一个目的:会操。
要说新兵们经过的会操已经不少了。每周各中队的小会操,大队每半月的会操,都足以让他们再次面对会操时,没有了第一次的紧张。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所有单兵动作训练成果的检验,虽然只是中队组织的,可也让新兵们比以往的会操都兴奋,也都更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