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野应好。于是再来接他的时候,换了辆不起眼的车,停在学校侧门的角落。
即便如此,在学校的任何地方,还是会听见有人讨论“你知道中文院的项祀希吗……”大概他那时候的人设比较符合人们对“高富帅”的向往,又不知是谁给他加了个校草的头衔,一下子就成了学校论坛的头条。
安明野却笑说“这个年纪的孩子不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焦点,万众瞩目。这不挺好的,只要你的成绩能跟得上,以后会获得许多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这无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苦恼什么。”
苦恼什么?他是害怕啊。如果他是女生,只怕头条就要变成“高校女大学生被包养”的丑闻里了。大家愿意关注他,还不是因为“长的好看又有钱”八卦这种东西只要吸引眼球,那么多人都在关注他,好奇他,只怕哪天藏不住被人扒出来,到时候“包养”前面还要再加一条“同性恋”那他的大学生涯大概也就到头了。
因此,对于大家的关注他根本不敢有任何回应。每天上课,吃饭,图书馆,一到放学就回家。一副“生人勿进”的高冷姿态,论坛上虽然常有些八卦,但因为没有真凭实据,渐渐地热度也就消散了。偶尔被好事者问起关于安明野的事,都以“家里的亲戚,父母拜托他照顾我。”回应。可惜学校里也有一些和安明野的圈子有交际人,两句话就问的他项祀希要差点露馅,险险敷衍过去,以后更是得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他虽然是学校里的名人,实际却没什么朋友,好在学校的图书馆够大,没课的时候去泡一下午 ,也不觉得孤独。只求能安安稳稳的度过这四年。
当然,这些,他都没有告诉安明野。
安明野最近很忙,不是出差就是出国,一走一两个星期,不过每天都会打电话来。后来项祀希才知道,安明野每次都是牺牲休息时间和自己对着时差通电话。此后,项祀希就开始与他发送邮件,并约定“你看到再回,不用专门等。”
项祀希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第一个学期就在“把每一封邮件都写的像情书”和“如何降低存在感做个小透明”中度过了。
安明野在圣诞节前夕终于结束了奔波,可以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平安夜当天,俩人看了场电影,共进晚餐。可惜今年的雪来了太晚,只有夹杂着灰尘的寒风,和商家们璀璨的应景装饰。
这天市区的几个商圈禁止了车辆通行,可还是承载不下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热情。安明野与项祀希本来只是想吃过晚饭,散散步就回去。谁知出来容易,想回去却难,他们被夹在人群里,为避免走散双手紧扣着,这时候也无暇顾及他人的目光了。
午夜十二点,广场中心升起一簇簇绚丽的烟花,将今夜的气氛推至顶点,耳边的吵闹声瞬间高了十几个分贝,升级成尖叫,项祀希和安明野没能幸免被喷雪染得五彩缤纷,只后悔刚才怎么没买上几瓶,也好礼尚往来。
有人在此时大声告白,有人在此时大声祝福……项祀希大概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一转头正看见安明野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看着他笑,项祀希情不自禁的向他表白,只是他的声音一出口便消散在了人群的尖叫声中,安明野却像是听到了,以一吻回应。短短的一瞬,却又好似无限长,整个广场仿佛只剩下他们和空中炸开的烟火。
圣诞节过后,安明野又开始了年前最后的忙碌,等闲下来了,也就该过年了。项祀希硬是拖的不能再拖了,才依依不舍的拎着行李坐上火车。
对热恋中的人而言,恋人总是比父母更重要的。
火车票是项祀希自己买的,本来安明野要给他订机票。但项祀希嫌机票太贵,不想太破费,硬是买了火车票,安明野也没有勉强。这是项祀希第一次体验“春运”,因为安明野,他幸运的得到一张卧铺票。后来项祀希才知道,能在除夕前几天的高峰时段买到一张卧铺票,可能是一件比买机票还麻烦的事。
火车只能坐到市里,下车后还要坐大巴车到镇上,搭个回村的顺风车才能回去。安明野到镇上的时候,正赶上有集会。不能和大城市比,这里没有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十里八村的居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这里交易、采买。临近过年,都赶着这几天置办年货,人一多便把原本就狭窄的道路堵了个彻底,别说车了,人都难走。项祀希正艰难的被人群挤着往前挪动,就听见有人扯着嗓子喊他。还没找到来源,就被拽着胳膊从人群里拉了出来“真是你呀,啥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