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娱乐圈]_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71)

  烛光下,李世民那张英俊的脸孔已有一半隐于黑暗之中,光影交错,愈发显得他神色莫测。“爹爹……”话才起了个头,他便自失一笑。“如今该叫父皇了……”

  李世民自幼跟在李渊身侧,由李渊夫妇二人一手抚养长大。若论父子情谊,远胜李建成与李元吉。晋阳起兵,李渊亦曾与李世民相约:若能问鼎天下,必封他为太子。哪知等李渊真当了皇帝,这太子位却成了李建成的。李世民骄纵惯了,从没有试过有什么得不到,如今当头棒喝,当然十分不高兴。

  长孙氏与李世民少年夫妻,怎会不明他的心意?想到他这次临阵染病,说不准也是心头有气的缘故,更是心生怜爱,这便揽着他的肩头小声道:“二郎,家翁心里还是着紧你的。听到你染病,脸色都变了。”

  李世民的眼底隐约有水光一闪,可他沉默半晌仍只倔强地应了一声:“是吗?”李世民自幼患有气疾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可如他这等高门弟子、爹妈的掌中宝,以往哪回生病不是一群人围着照料?至于他亲爹李渊,那更得是衣不解带、眼不阖睫。也唯有这一回,竟是他一个人孤零零在军营里凑合了。前脚失了太子位、后脚又差点病死在军阵前,李世民真是越想越委屈。不知不觉中,这脸也拉下来了,嘴也撅起来了,就差把“老子不爽”几个大字直接写在脸上。

  长孙氏将下巴搁在李世民的肩上,继续小声地与他咬耳朵。“大哥终究是嫡长,又从无过犯……”

  哪知长孙氏话未说完,李世民忽然变脸一声冷笑。“关陇门阀大都食古不化,今方乱世,本应从权!”这一年李世民刚满二十,便是说一句年轻识浅也不为过。可他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已尽显教科书上所注明的“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之风范。

  关陇集团源于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各个出将入相掌控军政大权,是关中地区最为显赫的二十大家族,甚至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天长日久,这始终处于社会最顶端的二十大门阀家族各个拥兵自重割据地方,皇帝能换得,他们家族的世代显贵却动不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本是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之后,之所以能在长安顺利继位也多托赖关陇门阀的拥护。李渊既得了人家的支持,又岂能不将人家的意见放在心上?说到底,这些门阀显贵可都不是吃素的。而多年之后,李世民战功彪炳,天策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都出自他一手提拔的关东豪杰之列。玄武门之变,表面上是他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位,实际上却是他背后的关东新贵与李渊背后的关陇旧族之间的龙争虎斗。

  李建成本是嫡长,其妻郑观音亦出身荥阳郑氏,与关陇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点上,李世民夫妇乃是先天不足,如何与之相争?只见长孙氏长叹一声,幽幽道:“家翁纵要从权,二郎也得拿出能教人心服口服的功绩来。”平心而论,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建成在河东亦有呼应。若论拥立之功,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本是半斤八两。

  长孙氏提起“功绩”二字,李世民的眉心立时一跳。浅水原之战,刘文静、殷开山轻敌冒进,唐军大败而归。如今殷开山被俘、刘文静罢官,这对他而言无疑是开局不利了。眼下,李世民最担心的便是李渊要问罪于他,夺他兵权。但这个担忧只在他脑中一闪,他便又摇摇头自行否决了它。大唐初立,所占疆土唯有关中、河东一带,各地割据势力更将大唐团团包围,大唐根基未稳已是风雨飘摇。这个时候,既有领兵之才又对李渊赤胆忠心的,唯有李世民。“薛举父子如今气势正盛,我意先行班师返京,再图后计。”

  军事上的事,长孙氏一向信服丈夫的判断。听到李世民说要回长安,她心中更是少了几分提心吊胆,立时从背后紧紧地抱住了丈夫。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缓缓地抬起右手轻轻地抚摸着妻子的脸庞。

  此时此刻,卧房内烛火闪动疑真似幻,李世民身上衣甲半褪、眼底柔情几许。这对璧人虽无半句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可他们之间的缱绻情深却已如流水般在身周静静环绕。

  “好!卡!”安瑞麟对两人的表演满意至极,这一声“卡”之后,今天的拍摄工作便算结束了。

  方晴却似仍没有出戏,依旧紧紧地揽着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