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密室_作者:微笑的猫(216)

2018-08-16 微笑的猫

  “记得。”

  淳于扬说:“这里有耳环。”

  唐缈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

  “我再确认一下。”

  淳于扬手撑洞壁,迫使竹筏愈发减缓了行进速度, 接近下一个坑洞时,由于位置较高,他晃晃悠悠地站立在竹筏上, 在洞中细细摸了一遍,又摸出了一根银筷子。

  他将筷子送给唐缈看, 再往前去。

  在后面的坑洞中,他找到了格格不入的东西——火柴盒,旧时叫做洋火。小纸盒子还算干燥, 可惜里面的火柴早已受潮用不成了, 盒子上有“上海大华公司”的字样。

  还找到一堆用来引火的旧报纸,有些边边角角还没烧完, 从剩下的只字片语来看,这些报纸的印刷时期分明就是卢沟桥事变之后,全民抗战开启之时,满纸悲愤激昂。

  “看来唐家有人在那个时期进来过。”淳于扬说。

  两人继续往前。

  许多坑洞都位于手够不着的地方,有些甚至高居在甬道顶部,剩下的坑洞中有一部分空空如也,另一部分则装着少量零碎物品,大多是耳环戒指等小金银器。淳于扬连续摸了将近十个坑洞,除了报纸和火柴盒之外,终于摸出个另外刻着字的东西——半块银锭,底部划拉着歪歪斜斜的“……西眉州……”。

  “眉州……”淳于扬想了想,“岷江江畔。”

  顺水漂了十多分钟后,地下河道已经快到尽头,一块巨岩挡住竹筏的去路,水波阵阵,声音渐大。

  淳于扬从巨石之前的某个坑洞中找到一块一掌长、二指宽的薄金片,上面隐约也有字迹。

  淳于扬打起手电读过,将金片扔给唐缈:“确定了,你看。”

  “大西大……顺二年。”唐缈念过后问,“这是什么意思?”

  淳于扬说:“‘大西’是张献忠称帝的国号,‘大顺’是年号,‘二年’是他在成都称帝的第二年,这就是张献忠的东西,错不了。”

  “张献忠的东西?”唐缈感觉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也就是说……”

  “发现你们唐家的宝库了。”淳于扬仰头望着洞顶,“看来离离没完全猜对啊,宝库的确位于水边,却不是江边。宝库也并非人造,绝大部分是天然形成,这条地下河道高处的每一个坑洞都是唐家的宝库。有时候考虑问题还真不能思维定势,唐家转移财宝时的确人手不足,但未必不能别出心裁啊。”

  唐缈抓着金片,有点儿发愣,突然问:“但这里哪来的黄金万两?”

  “嗯?”

  唐缈说:“咱们沿路找过来,绝大部分坑洞都是空的啊,张献忠那一百船的黄金在哪里?”

  淳于扬扬了扬手中的火柴盒:“我猜是送人了。”

  唐缈惊讶不已:“送人了?!”

  淳于扬说:“你还记得家谱上的那首王昌龄的五绝《答武陵太守》吗?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记得。”唐缈点头。

  淳于扬说:“我现在有点儿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先分析时间,家谱是唐竹仪在1946年增补编纂的,1945年抗战胜利了,他必定是没参与内战的,所以才有时间坐下来慢慢写家谱,也就是说如果有送金子这回事儿,一定发生在1945年之前,对不对?”

  “对。”

  “再看人物,”淳于扬说,“这首诗是写在唐竹仪名字旁边的,如果谁会主动把金子送人,必定只有他自己,因为他是家主。对不对?”

  “嗯。”

  淳于扬说:“再看诗本身。这首诗是从侯嬴的角度写的,侯嬴是魏国都城大梁的看门小吏,当年已经七十岁,是个微不足道的老人。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信陵君这个人很有趣,独具慧眼,他不以自己身份高贵,而侯嬴地位鄙薄去轻视他,反倒主动结交,礼贤下士。所以后来侯嬴出于感激,为之出谋划策,才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这首诗写的是报答友情与知遇之恩,你想想看,在那段时间谁是唐家的信陵君?”

  唐缈愣了半晌,突然说:“刘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