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属于过渡,再加上主视角换成刘据,可能心里活动就比较本分,笑点少。万望海涵!
求各位亲们收藏!
第10章 第十章
此语一出,如一颗巨石砸进死寂的古潭,朝堂顿时一片轰然。
“大将军说的是啊!蛮夷小国早该归化……”
“可去年我朝才收复闽越,此时又兴兵,恐怕……”
“……”
刘彻坐在至高处,神色莫测。
“臣有异议!”
云扬忍不住转头,这不正是刚才在殿外拦住他的几个欧吉桑之一吗?拜托老爷爷你看清楚啊,我老爹的好基友都这样说了,肯定是老爹的意思啊,你还有异议,嫌命长吗?
老爷爷显然听不到云扬的腹诽,颤抖着胡须:“臣以为眼下不宜再开战。一来,我朝近年来连年征战,百姓不堪重负,应当恢复先祖之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二来,朝鲜的威胁最重要是在其可能联合匈奴,而我朝已大败匈奴,此种威胁已除,现在去打它实在得不偿失;三来,我朝刚刚收闽越之地,隐患未除。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刚才的那群老臣立刻出列:“附议!”
刘彻沉默了。
反对者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甚至有文帝时的人。面对这样资历的臣子,就算是向来横行无忌的刘彻也得掂量掂量轻重。
其他朝臣也沉默了,一边是皇帝,一边是老臣,局势未明朗之前这群老狐狸是不会站队的。
刘彻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没再考虑问别人,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吃瓜群众云扬。他还需要支持者,一个够分量的支持者,而他最得众臣认可的太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于是,就在云扬摆好小马扎手捧大西瓜准备欣赏真实版朝堂撕逼大战时,他被点名了。
“太子,你怎么看?”
云扬惊恐地抬头,刘彻笑的像一只狐狸,目露凶光。
这,就是传说中的躺枪吧……
所有人都看向云扬,老臣们一脸希冀,刘彻一脸“慈爱”,卫青一脸紧张。
云扬已经吓到掉色了。
说啥?我,我没有看法!我连那什么涉何、卫右渠人物关系都没搞清楚啊!你让我说啥?!
这真是逼上梁山啊!总得说点什么,云扬叹气。其实这件事听起来和什么某度在我□□边境闹事差不多,想想自己和同学们当时的反应……嗯,就这样,表现出一个爱国中二青年就行吧?!反正刘据现在才十八……
“儿臣以为,诸位老臣说的有理,但也有些问题。”云扬装作没看见那些欧吉桑心肌梗塞般的样子,没办法,上面是我老子,你们总不能让儿子反对老子吧。
刘彻露出意外之色:“哦?说来听听。”
“诺。”云扬咬了咬牙,“第一件,刚才说再开战百姓会不堪重负,但儿臣想,如果任由战事发展,只会生灵涂炭,后果更严重;第二,刚才说匈奴受挫,朝鲜没有威胁,儿臣以为此时正是最佳战机,趁匈奴无暇他顾,一举消灭隐患;第三,闽越初定,如果此时我大汉不敢出兵,显露疲态,不正是助长贼寇野心?正因南方初定,才要向各方昭示我大汉国威依旧,以强军告诉那些蛮夷,”
云扬昂首挺胸,环视四周,大声说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最后一句,掷地有声,如黄钟大吕在偌大的宫殿回荡。
云扬知道,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了。
“好!好一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才是我大汉的太子,这才是我大汉的气象!”刘彻站起来,拊掌大笑,“众卿可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
“好!那么,由卫青具体调度,择日出征!”
“诺!”
啊,结束啦!
云扬从前殿里走出,尽情呼吸外面纯净的空气。
早就想说这句著名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了,今天真是出了个大风头!刘彻看上去很高兴的说,看来刘据的太子之位更稳固啦!
感谢我吧,感谢如此智慧的我吧!!
说实在的,云扬好歹学过一些历史,也知道汉武帝穷兵黩武,肯定民怨四起。但现在他是刘彻儿子,根据他有限的历史知识,那些直言犯上的谠臣一般都是先死而后已再名垂青史……所以为了自己的小命,还是顺从一下上意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