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起来,她大概早就做好了把他丢开的准备。
女人的设想是很乐观的,只可惜她离开之后的一个月,佩罗都没有找到愿意收留他的人。他把家里的东西吃完了,饿得不行只好去偷面包或者捡菜市场的菜叶。
他没有上过学,母亲当然不愿意在早已做好抛弃准备时给他加大投资。
这个十四岁的小文盲很快就变得饥肠辘辘,饿死的一刻指日可待。
可显然命运对佩罗另有安排,所以佩罗非但没有饿死,日子还在最艰难的一段过去之后,愈发敞亮起来。
当他再一次因为偷面包被人逮着并痛打一顿时,一个小伙子找上了他。那人把瘦弱的佩罗拎起来,佩罗还以为他想抢自己的食物。
埔塞湾穷人太多了,像他这样的小屁孩到处都是。小屁孩长高便成了大屁孩,可这改变不了他们所处的境遇。他们饿,渴,冷,这些折磨人的东西会让他们什么都做,哪怕劫掠和他们一样的穷孩子。
所以就算佩罗能抢到一条面包,也要提防着这面包再次被抢走。
他拼命地反抗,但只要对方把手一伸,他的小拳头够都够不着敌人的身体。
挥动了几下,他便泄气了,他本来就没吃什么东西,连挣扎都缺乏力量。
但就在他默认自己要把吃了一半的面包交出去时,那人竟从兜里掏出了一点碎钞。他把佩罗放下来,将碎钞递过去。
佩罗没敢接,他怕自己的手一伸,那人便捉弄一样收回来。
于是他们就这样大眼瞪小眼了好一会,直到那人把碎钞塞佩罗口袋里拍拍,问他——“你帮我送点东西,我请你吃面包。”
佩罗注定得走这条路,毕竟他的第一餐饱饭就是个毒贩给的。
当他把那两块被报纸包着的砖头按照对方指示的线路送到某个店里时,他确实得到了更多的钞票。
那钞票真好,它不仅仅可以买面包,还可以买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它融化了冬日的寒冷,让他看到春天的迹象。
后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他开始为人跑腿。他个子小,不引人注目,腿脚又快,真是送货报信的好材料。
虽然那时候年纪小,但他隐隐约约也知道,他是在为着毒贩运送毒品,或为黑帮当眼线以监控警车巡逻的踪迹。
就这样做了几年,佩罗逐渐长高长大,那个头变大了,别人也就不再让他到处瞎跑了。
于是他就开始招募新的小孩子。
他就像当年的那个小伙子一样,拦在一个或几个饿得满眼进行的穷孩子面前,在他们脏兮兮的口袋里塞上一点碎钞,再给他们一张地图或一个对讲机,告诉他们——“听话,把货送到。见到警察了,告诉我。”
他从来没觉得有何不妥,从他自己送货开始,到后来让其他孩子送货,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否则不这么做,谁给他饭吃?谁给他们饭吃?
政府养吗?别指望了。
说不定打赌明天太阳是绿色的,可能性还大一些。
第十三章 你再这样我就喊人了(中)
长大后的佩罗经常在想,如果父亲或母亲还在埔塞湾,得知自己的亲儿子就是埔塞湾最大的毒枭之一,他们会做何感想。
开心?懊恼?自豪?愤怒?他不知道。
不,佩罗宁可他们都死了。
血缘从来不是绑定两个人的纽带,佩罗在自己亲生父母身上学到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会把那些流浪的孩子当成关注的对象,会把昆卡和伏康当做不可或缺的搭档,也会把马里奥当成比朋友更胜一筹的同伴——哪怕马里奥的提议难以接受。
佩罗来到马里奥的别墅时,他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似会议结束了好一阵子。
他给佩罗开了酒,又打发C4自己去旁边玩,然后和佩罗坐下来,望着不远处的海滩。
马里奥知道享受,这别墅选址很好,简直是最完美的海景房。
海滩的这一角也属于不让游客进入的一部分,所以人烟稀少,海面整洁干净,放眼望去,心都随之宽广。
提班岛以海滩的美丽而闻名于世,这里的沙子又细又软,踩上去就像海绵一样,高大的椰子树静默地矗立在侧旁,随着海风晃动着绿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的叶片,让这片沙滩更显宁静和美好。
如果不是所谈话题太过严肃,佩罗也会因所见之景而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