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起步
安民认真看过合同,转发给智远。
AM:好好看看,有需要改的地方告诉我。
智远:没问题,签吧。
AM:…….你看了吗?
智远:你看了吧?会坑我?
AM:……明天拿给你。我们老板说想请你和小顾吃饭。
智远:周末吧。
AM:好,祝你上班顺利!
肯定顺利。研究所负责人是认识多年的吴叔叔,同事基本上都是搞学术出身,一起入职的还有徐易非;出门步行300米即到公司,如果能穿墙,100米不到,可以睡到上班前半小时起床;食堂供应三餐,不用烦恼今天吃什么明天订哪家,就是不知道早餐有没有炸糕……
智远的职场生活如他憧憬般正式开始。最开心的莫过于徐易非,他和智远一起分到了研发二组。
组长是S市K大博士,30多岁,古板严肃,从他的表现看,应该不知道智远的身份。和智、徐二人一起入职的还有组长的师妹,名叫何蔚蔚,他对小师妹的态度明显殷勤过两位A大的后辈。智远对这些人情世故一向无所谓,徐易非却暗暗期待组长知道被他冷落的新人爸爸是谁的那天。
组里其他同事倒和和气气,午餐时和三位一视同仁地寒暄。哪里人,本科、硕士哪个学校,现在住哪里……智远说出住址时,有的同事感叹真近,何蔚蔚表示好羡慕,组长问租金挺贵吧,徐易非恨不得撂下筷子替他答。结果,当事人只云淡风轻一句:“不知道,家里安排的”。其他人笑笑继续下一话题,组长轻轻一声“哼”。
新人们很快感受到了传说中立达的工作氛围:高强度,不加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其实智远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林总反对他进研究所的一大理由就是“累”。只是有准备是一回事,忽然切入高负荷工作环境又是另一回事。
从周一晚上签了合约之后,智远已经几天没见过安民了。虽然没有任何需要见面的理由,但对门住着,俗话说“低头不见抬头见”,可三四天怎么一次都遇不到?上下班时间全部完美避开?合同一签就卸……就不用联络了?他洗过澡,躺床上一边思考一边随意刷着手机,赫然刷到安民的朋友圈更新,没有文字,一张照片:
暖金泛红的落日余晖中,背景是高高的灰色砖砌城墙,戴着墨镜的白衣安民在枝叶飞扬的大树下,回头冲镜头笑着。
照片是Chris拍的。他和安民到X市三天了,终于办成正事,返程前得闲逛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傍晚时分,城墙美,夕阳多情,安民走太快,喊他就转身朝你乐,于是酒窝先生光芒盖过本来是镜头焦点的丁香树。拍到好照片,不炫耀不是人,结果Chris没发安民自己发了。
两人的出差是突然决定的。周一的电影筹备会上,关于导演、编剧、主要演员选择等问题被重点讨论。导演方面,擅长通过生活小细节刻画情感的张鸣一直是首选,连投资人也是他的粉丝,说他的电影“不是逼你当场哭,而是让你想明白之后自己找地方哭。”听到Chris传达的这句评价,安民嘴角一抽,重重点头:“直白但精辟。”其实还有半句没传达到——“再商业一些就完美了。”
从计划书阶段起,凌云一直保持着和张鸣导演的联系。幸运的是,他对智远的故事感兴趣,而且下半年有档期。至于他的要求,只要智远角色不换掉顾为君,凌云方面表示都可以满足,保证这会是一部“张鸣导演作品”。张大导演对于资方的配合习以为常,不客气地指出,有一个条件若要达到,对凌云来说难度不小。他点名要求和金兰编剧合作。导演说:“就这个本子,必须金兰。金兰以外都是次,退而求其次的次。想拍好就找她,当然了,谁都知道她难找……”
金兰,满族人,本职作家,副业编剧。金作家著有畅销书二三十本,金编剧执笔的电影数量寥寥,但部部经典,并获奖。她祖上是满清贵族,论身份,该是正儿八经的格格,所以文风大气,为人超脱。不追求高产,只在乎随缘。采风说走就走,能请到她的剧组可能都是上辈子推翻了大明朝。
果然是个大难题。安民愁得网球也不打了,乐星王以林惨遭拒绝,不甘心:“怎么了安?遇上什么事了?”安民喝咖啡的工夫大概讲了一遍。王总听完就下楼奔凌云来,拍桌子跟他说:“你可算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