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_作者:井蓝(31)

  紧接着他看到了从现场拍摄的黑白照片复印件,当时沈闻昌所在地在蓝星俱乐部后门口,这附近虽然是繁华之地,但该公馆占地面积广,以手|枪的射程为界,方圆五十米内,仅有蓝星俱乐部这一家!

  而警署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晚因为沈闻昌在并清场的缘故,每一位在场的人士都是俱乐部多年认证的老会员,手持沈闻昌的亲笔的请柬而来,以沈的审慎,当时俱乐部外围必然隐蔽着一个排的沈家的亲兵,稍有人意图不轨就可能被当场打成筛子。

  场馆里连服务生也有名有姓,在事发后也没有人员离开。整个现场几乎没有任何端倪可寻!

  “真有意思……”江承不由自主地感叹了一句,手指停在沈闻昌尸体和现场介绍那一页。

  枪械暗杀作案难度低,国内鉴证技术不成熟,弹道分析除了专门的情报机关,以警署的能力核查枪支来历、由此顺藤摸瓜历来难以落实,更何况枪械走私猖獗,江承和宋昭接触过就知道,即便现场的信息如此之多,此案怕是都要沦为悬案。

  他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又打量了一下那一页复印件,目光停留在对沈闻昌和李小花中弹情况的描述上。

  “……膝弯中弹伏地,一弹自后脑至口腔穿出,颌骨破碎。”

  江承至此已经可以得出对方必然用了消音装置的结论,而采用消音装置的结果就是削弱弹药杀伤力,也就是凶手必然要依靠拉近与目标距离的方式弥补火力的损失。

  同时开枪次数越多,暴露的可能就越大,也越可能打草惊蛇。凶手作案手段如此纯熟,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其二就算他第一枪是练手,那也没有必要在第二个人身上也这么做。

  江承感觉到顾声走到自己旁边,打开了窗透气。

  “你说这像什么呢?”江承转过头去,手指无意识地一下一下地点着照片。

  ……第一枪跪,第二枪送行。

  顾声侧着头,目光在尸体上顿了一顿,缓缓迎上江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冷声道:“……行刑。”

  第14章 连云社

  14.

  沈闻昌和他情妇的死讯在津州掀起了轩然大波。

  时人万没料到嚣张不可一世的关南军阀身后事此等荒唐,竟至于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前来案发地一睹为快的大胆刁民络绎不绝。即便警局迅速赶来查封了聚了俱乐部,还是有不少行人住客探头探脑,议论纷纷。

  在警局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之际,这个话题却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闲话素材。

  方凯恼得头顶冒烟,怒问谁他娘的把事传出去的,手下鸦雀无声,他抬腿踹过了那几个办事不力的家伙,转头回了办公室就给宋老板的打电话。

  宋昭和方凯是典型的黑白道互相关照的关系,方凯利用警署的职务之便给宋家的枪械走私提供官面庇护,宋家则在暗处稳固他的位置。

  从前是老宋,现在就是这个年轻的继任者。

  宋昭和江承一块长大,实属为数不多能在他面前说上话的,也有心探江家的口风,遂和江承约见在第二天上午八点。

  江承没到司令部去,就在别苑见的他。

  面对宋昭江承总是稍微放得开些,绷着脸把电报压在茶杯下:“操了,你问我怎么想,你怎么不去问江知涯?沈闻昌他娘的在这节骨眼上死了,狗日的简直把我往死里整……”

  当时顾声刚从楼下吊嗓回来,走到茶几前倒了杯水,闻言插话道:“……沈闻昌一死,民怨宣泄,日方渗透受阻,不是皆大欢喜的事么?”

  “屁!”江承把报纸一拍,怒道,“哪这么好的事?你以为沈耀发个广播说他上位,他的位子就坐稳当了?他这话一放出来,沈闻昌驻关南的小儿子沈佑今天就能广播说大哥利欲熏心弑父叛变,沈耀为了避免兜这个罪名他会怎么干?他最好的手段就是把暗杀的罪名往我头上扣!”

  顾声举着杯子,整个人受了寒似的颤了一下。

  江承蹙着眉翻文件,见他不说话了,以为他被自己说服了,又道:“届时他再来一出替父寻仇的戏码,一方面保证跟着老爷子起家的将军们对他忠心耿耿、压着他的弟弟们只能跟他统一战线,也就相当于依附于他,另一方面他们一致对我,矛盾就从内转向外,人心就齐!沈耀最担心的是什么?他顶着沈闻昌暴毙的风头上任,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