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媳妇们的言语和态度让崔世诚火冒三丈,说不是看在大姐的面子上,非得告他们遗弃罪不可。其中一个外甥听了舅舅这话,阴阳怪气地说,我们又没把老娘饿死,每月不都给了口粮么,就是告到中央去我们也不怕。作为亲儿子说出这么冷血的话,崔世诚气得一时口不能言。
老太太住所边的邻居见崔世诚被逼得骑虎难下,看势态还真要让他领回去奉养,便好心问了一句崔世诚是干什么的,家里条件允不允许,要不要先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再说。崔世诚说,就算是穷得捡破烂也要保证自个姐姐吃得饱穿得暖。崔世英的一个儿媳妇听崔世诚这么一说,马上嘲讽道,看你穿得也跟捡破烂的差不多,今天是有这么多人在场作证,不是我们赖着要你养她,是你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到时嫌麻烦养不起可别后悔,那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别怪我们没把歹话说在前头。
崔世英跟弟弟见面,一直只顾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对弟弟的愧疚,只从崔世诚嘴里探听到他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具体家境如何哪知道。现见儿子儿媳一副立马要把自己当包袱甩给弟弟的架式,顿时急了,说要去村干部那告他们,哪有把七十岁的老娘往娘家推的道理。
三个儿媳真不是省油的灯,只因崔世诚主动说了要领走奉养的话,她们便好似得了理,当着崔世诚的面对老太太恶语相向,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言吵翻了天,不是想着今天来的目的,崔世诚恨得能一把掐死她们几个。
崔世英一句找村干部告状的话倒提醒了崔世诚,他便问身边那好心的中年妇女邻居,在场的有没有村干部。那邻居说村干部早被这家搞得头大,不是主动去找他们,他们躲还来不及,哪会来瞧热闹。
崔世诚便对三个外甥道,男人总得有点担当,既然我说了要把姐姐领走就一定会领走,绝不是说气话,但有个条件,就是从今往后,我姐就算是跟你们断绝了母子关系,打今天起,老死不相往来,你们把村干部找来,咱们当场立据。
第68章 第六十七章
三个外甥见把舅舅气成这样都有些迟疑,再说,把老娘推给舅舅养,怎么说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谁都不敢先吱声。他们的妻子一听这话,却是一个个喜形于色,说立据就立据,我们还怕你反悔呢。
崔世诚其中的一个外甥,可能是老大,见舅舅那边要接走人,妻子这边送瘟神似的要送走人,也没得法,心想刚才在舅舅的厉声呵斥下面子早也丢光了,连同埋在地下几十年的爷老子都被骂成了狗屎,得了,干脆厚着脸皮同意吧,一时难堪就难堪,往后就再也没顾虑了,也省得妯娌三个一年到头为了赡养的事闹得不可开交。不过,他终于还是问了崔世诚几句,舅舅家在哪,干什么营生,接过去舅妈会不会同意。崔世诚牢记着邱洋的话,憋着满腔愤懑,没把自己的实情说出来,只说是在城里收收破烂,日子过得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家里多个人过活也饿不死,更何况我家里人比你们有良心得多,放心,再也不会有人虐待我姐姐的。那外甥再次瞧瞧舅舅的穿着,觉得符合实情,便也没再细问。
村干部们被请来了,在听说详细情况之后,都觉得是好事,村里少了一桩麻烦事不说,对老人来说余生也过得安稳,当然,该劝的还是要劝,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劝了劝不动,说了没人听,那就只有按双方的约定来执行了。村干部查验了崔世诚的身份证,当场立了字据,崔世诚和他外甥们都在字据上签了字,所有的村干部在上面签了字不说,崔世诚还当场请了几个邻居当证人,也签了字。
吵吵闹闹折腾了大半天,期间竟没有一个外甥邀请崔世诚去家里吃午饭,崔世英家里也没什么好饭菜弄,没办法,便把家里仅有的鸡蛋全煮了让弟弟充饥。崔世诚走南窜北见过多少世面,还真没见过此等不孝子孙,而且还是自己亲姐姐的子孙,心里头气得要爆炸,恨不得一把火烧了那几个外甥的楼房,但想想今后也不会跟他们来往了,只得强压下怒火。
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崔世诚觉得有必要让姐姐有个时间准备准备。
崔世英说家里哪些东西还能用哪些东西还能吃,都要带走。崔世诚看了看那些破烂不堪的东西,便说城里什么都能买,又不方便带,全丢在这算了,问她有没有挂念的人,舍不得哪个孙子孙女就去看看。崔世英说,早被儿子儿媳伤透了心,没什么舍不舍得的,老大生了两个女儿,都出嫁了,逢年过节拎些东西放下就走了,老二夫妻没生育能力,老三倒是生了一个儿子,从小被惯坏了,初中没毕业就出外打工,一年回来一次,跟他们父母一个样,也是个毫无亲情可言的人,子孙有跟没有没什么区别,谈不上什么牵挂,倒是村里有几个老姐妹,平时常聚在一起聊聊天,相互劝导劝导,得去跟她们告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