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移再三,都已经三而竭到不能再竭,才无比含混地憋出一句:“我有点事想跟你说。”
李广穆虽然觉得这样的赵宁似乎有些反常,却还是习惯性的选择耐心倾听,只是用无比柔和的语调回了个“嗯”。
你说,我在听。
然而,赵宁今天却将不按常理出牌贯穿到底。“要不,我们去房里说吧?。”
李广穆向来迟钝,可即使迟钝如他也凭借多年的相处默契瞬间听出了这句话字里行间满溢而出的性邀请。
这...?似乎以及到了匪夷所思的范畴。
李广穆试着努力破解赵宁这传递得无比别扭的信息,当然,按他的大脑回路,破解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上个月新进了一批零件,零件厂催钱,胡哥说这个月工资晚两天发。”李广穆怕赵宁听不明白或为这个不悦。赶紧又解释了两句:“实在是那边催的紧,晚不了多久。”
这下轮到赵宁满头雾水了。
这货以为我催他上缴工资?
妈的智障。
这么多年来,汽修厂发工资都是走的现金,直接由胡哥装在信封里发给每一个人。每个月发的日期也不是那么的固定,但最晚不会超过某一个期限。而李广穆向来是随便抽两三张出来放在身上应个急,就把信封连带里面剩下的钱全交给赵宁,随便赵宁怎么处理。当然,家里也有固定放零钱的位置,比如门边那个透明的塑料罐。虽说是零钱罐,可市面流通的货币从最大面额到最小面额里边都能找到。平时买点生活必需品也是绰绰有余的,方便又好找。
赵宁在心里叹了口气,没办法,他就是这么呆的。
记得早两年曾经有过一两次李广穆在做完之后把工资拿给他,那时候的自己是怎么做的呢,大概是看也不看放在一边,然后顺带笑闹两句这不够,一晚上这么多次只值这么点钱。
想到这些,赵宁心里有些甜味,连带翻滚出了些勇气。
一开口却种下了来日的苦果:“我师兄来找我了,当年A市的师兄。”
第34章
当年A市。
盛夏光年,下午四点,当地的某块特殊住宅区缓缓驶进一辆颜色低调的私人汽车。
这片住宅区之所以特殊也正是因为里面住着的都是当地的世家名门,在A市,能称得上名门的也无外乎就是数得上来的那么几个姓氏。这个群体,不是高官,也并非富商,却以文化艺术出身为基垫,与前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枝繁叶茂、经久不衰。
所谓艺术世家,不外乎此。
车厢内,后排坐着的青年开口对主驾上的同伴开了口:“你看吧,就是这么麻烦,亲自带个朋友回自己家还要在山底下就做好登记。这还是这两年我们这一辈人提出抗议才改进的。换在以前,根本就不让把车开上来,只能停在山下,徒步上去。这大夏天,走不死咱们...”
面对后面青年的喋喋不休,前面主驾位上五官硬`挺冷淡的青年置若罔闻,只可有可无地闷声说了句:“树挺多的。”
后边人听到自己的同伴难得的有搭话的意思,赶紧抓住机会往外倾倒自己满肚子的废话:“树啊草啊确实都不少,往树底下走确实也不算太热,可是这块地儿实在太大,走起来费劲。尤其是住在最上边的赵家,那可真能走死人的。对了,这花花草草的这么多,随便窜出一条蛇来咬着了可怎么办,大家住的又远,喊句救命都不见得有人能听见...”
虽然近几年已经可以允许住户或访客把车开进来了,但由于里边住户的身份所限,每部进来的车子都会下意识地控制车速,尽量不打扰里面的一草一木。
“穆哥,你稍微停一下,我看到了一个邻居,得打个招呼。”后面的话唠青年突然说道。
主驾上的李广穆顺着同伴的话这才注意到路旁树荫下,被矮灌木丛将车道与台阶步行区隔开的另一边有一个活动着的白色身影,大概就是所谓的‘邻居’。慢慢调整车行方向和速度,最后停在了那人最近的地方。
而那个单薄却不失坚`挺的身影也在察觉到有车主动自己的时候慢慢停下了脚步,转过了身子。
前后车窗同时被摇下,车外站着的人明显对这辆车毫无印象,只能下意识地往主驾驶位看究竟是谁开的车。
于是乎,李广穆的眼神一下子跟车窗外的人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