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鸥听得一头雾水。他是摄影门外汉,对赵非说的这些专业术语更是一个也听不懂。但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赵非厉害,不愧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好专业……”秦海鸥轻声感叹。
“行了大师,您就甭显摆了,”这时谭硕打岔道,“我们过来是想找你看机器的。”
“什么机器?”赵非问。
秦海鸥便道:“我有一台相机,刚买不久,我不会用,想麻烦您教教我。”
“是什么问题呢?”赵非问。
“总是拍虚。”秦海鸥说。
“你把机器拿出来让我看看。”赵非说。
秦海鸥将背着的摄影包取下来放在桌上。赵非看了一眼便惊道:“白金汉!”
“什么白金汉?”秦海鸥问。
“这个包,是白金汉的包,”赵非更惊讶了,他没料到秦海鸥竟连自己的包是什么牌子的都不知道,“这种包挺贵的。”
“哦……”秦海鸥似懂非懂,接着把相机从包里拿了出来。
赵非一看那相机,顿时眼睛都直了,张着嘴呆愣在那里,好半天才结巴出一句:“这、这是莱卡大M!!”
秦海鸥将相机递给他,赵非接过,又叹道:“这是35、1.4!!”
秦海鸥完全听不懂,愣了愣,又从包里掏出另外两颗镜头。
“90、2.8!”赵非看过其中一个,转头去看另一个,“——靠!夜神!!!”
“什么夜神?”谭硕在一旁看热闹。
“50毫米,最大0.95光圈,”赵非转向谭硕,神色特别郑重肃穆,“在暗光条件下,超出人眼的感光能力。”
谭硕其实也没有听懂,但他领会了精神,立刻明白了这是一款非常好的相机。可秦海鸥就没有这样的信心了,迟疑地问:“这相机……很好吗?”
“岂止是好!”赵非叫道,“简直是牛逼!!!”
“可是……我觉得你那台相机更好啊,你的镜头多大呀。”秦海鸥非常真诚地说道。
赵非泪流满面。
“这是莱卡,”他说,“相机中的兰博基尼!我那个顶多算是宝马!这颗‘夜神’是世界上光圈最大的民用镜头!这机身、这机身还是爱马仕定制的!这一套下来至少得30多万,比我的整个店都要贵啊!”
秦海鸥终于露出了一点惊讶的神色来。他对相机的价格没有概念,也并非觉得3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他只是对赵非的反应感到有些意外。这次来龙津镇旅行,他携带的绝大部分行李和装备都是经纪人为他准备的。他临行前情绪低落,箱包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他连看都没多看一眼,直到前阵子去景点游玩,才发现自己不会使用这台新买的相机。现在听了赵非的解释,终于明白了他为何如此激动。
“我说,这么高级的机器,你会不会用啊?”这时谭硕凑上前来,一脸不信任地问赵非。赵非瞪了他一眼,忙将秦海鸥先前拍摄的照片翻出来看,又看了看相机的一些设置,对秦海鸥道:“你这个光圈调得太小,ISO又调得太低……”他说着便摆弄起相机,想帮秦海鸥将设置调整过来,可是摆弄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结果,急得额头直冒汗。
“我就说你不会用吧!”谭硕鄙视。
赵非恨不得立刻把这人踹出店外,可当着秦海鸥的面又不好发作,便道:“我去电脑上帮你查一查!”
秦海鸥忙说:“您别急,这台相机我不急着用。今天已经耽误您很多时间了,我也该走了。这台相机就放在您这里,我过两天再来向您请教。”
赵非一听,这意味着他可以留下这台相机把玩两天,只觉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忙不迭点头:“好好好,我仔细研究一下,研究好了再告诉你!”
“别弄坏了啊!”谭硕警告。
赵非又瞪了他一眼,把两人送出了店门。
秦海鸥把相机留给了赵非,外出游玩的计划便也随之延后。正好龙哥终于从外地回到了龙津,从小黑那里听说谭硕曾带了个新朋友到饭馆里来,便主动提出请秦海鸥吃饭。
龙哥是个江湖气很重的男人,年轻的时候做过木材厂工人,开过拉游客的黑车,当过野导游,贩卖过特产,后来徒步走过各地的高山大川,见过世面也饱经风霜,如今鬓发与络腮胡子虽已斑白,精力却更胜年轻人,在这龙津镇上说话很有分量。他与秦海鸥见面时依然在饭馆二楼的那个隔间里,桌边只坐了他、秦海鸥、谭硕和小黑。四人见过后龙哥便对秦海鸥道:“谭硕和珠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以后你在这镇上有什么事情,只管说话。”然后吩咐小黑:“你帮我把上次收的那几块极品砖茶拿来,我要送给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