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可医?吃糖!_作者:歌于拂晓(46)

2018-07-15 歌于拂晓

  “可……”

  “我痴心医术,学武不过防身。师父知道我不喜江湖比试与打杀,从不盼我成为剑仙第二。他赠我宝剑,是给我留个念想。”冷予瑾说起白衣剑仙,眼神语气具是柔和,“出师那天,他对我说,剑道不在剑身,而在人心,日后不必将白衣剑当做宝剑,只当是件趁手的工具,物尽其用,便是珍视。”

  啼莺听得直发愣,内心里的小人已经在为白衣剑仙疯狂鼓掌。

  他见过许多武者侠客,无一不是对兵器名录如数家珍,说起白衣剑也都是钦慕与垂涎。除了剑仙的唯一弟子,竟无人知道剑仙本人早已放下了有形之剑,而去追求他内心的剑之大道了。这样的人,真正当得起剑仙之称。

  “我受教了。”

  啼莺刚说完,便被冷予瑾拍了一下头。然后冷予瑾端起了地上装着鱼的陶碗,起身后也将啼莺拉了起来。

  “走吧,吃鱼去。”

  啼莺连忙跟上,和他说话:“待会儿我拆了鱼头熬汤煮粥,然后将鱼肉烤香了吃,如何?”

  “好。你多吃些。”

  两人吃过了烤鱼和鱼粥,便又继续驾车上路。因着不在山中,没有山风的寒意侵体,冷予瑾便同意啼莺坐在车门边看风景。啼莺挑着唱绥州山水风景的民间歌谣来唱,这些歌谣冷予瑾也听当地人唱过,很是熟悉,不时也跟着他哼上两句。

  唱了一会儿,啼莺忽然想起来,自己跟着神医走了二十来天,竟然还不知道两人的目的地。这马车一路朝西南走,两人从柊州来到了绥州,他也就无知无觉地跟来了。

  “冷大夫,我们最后是要去哪儿?”

  “去鼓岩山。”

  啼莺睁大了眼,问道:“是帝王祭天的鼓岩山?”

  绥州有个鼓岩郡,就是因为境内有鼓岩山脉而命名。鼓岩山脉主山的山顶,有一块巨石,天然形似祭祀用的大鼓。有传闻说,若以锤敲击,凡人听不见鼓音,但此音上可至天,下可入地。所以沅国每一任帝王继位时,必会来此祭祀天地。

  虽然山顶已经被官兵重重封锁保护,闲杂人等不可靠近,但这面石鼓十分巨大,就算在山脚下也能看见。不少文人雅士和江湖侠客慕名而来,只为看一眼这个天赐奇景。啼莺从游记里看见过对鼓岩山的描述,一直心存好奇。

  冷予瑾点头道:“是,不过不是主山。我想在山脉附近寻一个小镇住下。”

  “我真想亲眼看一看鼓岩是什么样子的。听说特别大,在主山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啼莺有些向往地说。

  “等你身体好些了,我带你去看。”

  啼莺心里熨帖,对他道谢:“谢谢。”

  马车沿着河边的道路继续前行,此刻日头正好,五月的暖风吹在脸上,让啼莺感到十分舒适。一只飞离了金丝笼的鸟儿,在绥州的山水之间纵情而歌。

  同是五月暖阳,可这阳光却照不进逸龙山庄这座金丝笼。

  新婚之夜新娘被掳走一事外人不知,龙亦昊离席时是以新娘病倒为由,后来又让山庄内的管事匆匆送客。他自己用轻功追下山去,可实在比不上神医的功力,追到了山下也没有看到人影。

  下山只有一条路,尚可一追,可山脚往外却四通八达,实在无法辨别神医带着啼莺去了何方。无法,他只得返回山庄。第二日,他便向江湖发榜,称新婚妻子病重,急求神医冷面阎王的下落,凡提供线索者,经查证属实皆有重赏。

  十余天后,他得知冷予瑾救治县令之事,带人去县城查证。官府不肯透露消息,倒是在客栈从小二处打听到了线索。的确有位姓冷的武者路过此地,同行的是个病弱公子,明面称师徒,却住在同一间厢房,这公子还需服药与药浴。

  听着小二的描述,龙亦昊心中情绪复杂。喜的是那人真是神医愿救啼莺。怒的是他的新婚妻子竟与其他男人同睡一榻。哀的是自己让啼莺受此之苦。惧的是日后或无法寻回啼莺。

  这县城在山庄的南方,却不好判断神医之后往哪个方向走,龙亦昊派了人往东南、正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去查探。又花了近十天时间,虽然不知两人去向,探子却带回了新婚当日啼莺所穿的喜服与首饰。虽然喜服物归原主,但可以提供线索的人早就不知所踪了。

  那日冷予瑾将喜服扔下山崖,过了几日后被山崖下猎人发现。这猎人见喜服上多有金丝珠宝,还裹着些首饰,知道是值钱货色,便将喜服和首饰拿走,到县城里当了。当铺主人与江湖人略有来往,当晚检查今日所获时,发现其中一件饰品上有逸龙山庄的徽记,这才将东西物归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