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骋还挺有号召力的,群里二十多个人,除了不在仲城的,其余几乎全答应去,不仅自己去,还说好带上各自的伴儿。
这时,冉宿的消息也来了:先生,我已经报名了,只留了我一个人的信息。
荀慕生随口夸了两句,便向浴室走去。
文筠从来不与人抢资源。当初在《仲城时报》时,一些眼红的记者说他靠抢别人的新闻线索,才能每月攒那么高的稿分。稿分换算成稿费,工资有时比社会部主任还高。事实却是很多人畏难又懒,线索来了总要挑半天,深夜的不去,太远的不去,写不成大稿子的不去,有被毙稿风险的不去,可能引起争议的不去……这不去那不去,文筠捡的便是这些大家都不愿意跑的线索。现在到了新媒体部,他资历浅经验少,更无法跟人争,以至于轻松的、有油水的路线全被抢完,最终丢给他的是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看到策划案里突然多出来的云洲山庄,他第一反应就是被整了。
“为什么不能去云洲山庄搞烧烤活动?”赵禹将A4纸甩得“唰唰”直响,声音格外洪亮,揶揄的语气非常明显,“山庄离市区远,空气清新,天然氧吧,周边还有鱼塘和果林,游客可以选择垂钓和摘果子,钓上来的鱼想自己烤也行,交给山庄烹饪也行。这么好的路线,我帮你添进去,还交给你负责,你有什么好不满的?”
“云洲山庄的服务人群和我们面前的目标客群并不一致。”文筠道:“很少有人能消费得了。”
“我们就不能扩展客户吗?我们就不能打造一条高端消费路线吗?”赵禹奚落道:“大众消费路线已经有19条了,已经饱和,为什么不往上看,开辟一条更赚钱的?”
文筠皱眉:“可是能去云洲山庄消费的人真的太少了,他们就算要去,也不需要通过我们的渠道。”
“借口。”赵禹冷笑:“文老师,如果做不到,你就明说,我另外安排人接手就是了。”
文筠咬了咬牙,眉头皱得更深。
“至于你。”赵禹又道:“其他路线已经有别的同事负责了,这周末你就好好在家里休息吧。”
他声音太大,一时间,办公室所有人都朝文筠看了过来。
文筠沉下一口气,无奈道:“云洲山庄还是交给我吧。”
赵禹干笑,在他肩头拍了拍,假惺惺地语重心长道:“这条线啊,如果做好了,回报肯定比其他19条线加起来还高。加油啊,文,老,师。”
回到座位上,文筠无力地揉着太阳穴。赵禹交给他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当着所有同事的面,他只能接下来。离周末只剩3天时间,别的路线已经报满了名,云洲山庄这边却只接到几个咨询电话。他不至于焦头烂额,但心里还是很着急,几乎能想象到周一开例会时,赵禹、李筱等人会摆出什么脸孔。
工作QQ滴滴作响,文筠一看,是个陌生的头像,点开,居然是许骋。
他们没有加过好友,许骋是通过公司群发来的临时聊天。
“别着急,我和你一起想办法。”
文筠十指放在键盘上,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许骋又道:“你负责与山庄沟通就好,其他的交给我,可能无法像其他路线那样满员,但肯定不会太难看。既然要做,我们就打造个精品活动。放心,肯定有人报名。”
文筠一想便知,许骋要动用自己的关系。
被人拉一把的感觉自是温暖,但他搞不清许骋为什么要如此帮自己,心下忐忑,一排字敲了又删掉,最后只写了个“谢谢”,发出后觉得太冷硬,又加了个微笑的表情。
许骋发来一连串大笑与加油的表情,顺道丢来好友申请。
文筠列表里有很多人,但分类以前只有两个——“同事”、“受访者”,到新媒体部后增加了一个——“合作商家”。
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
他将许骋放在“同事”一栏里,又发了一个“谢谢”过去。
周五,旅游美食组的组员几乎全为周末的活动做准备去了,文筠留在办公室,刚打电话给唯一的报名者确定行程,抬头就见赵禹看好戏似的瞧着自己。
他别开目光,轻轻叹了口气。
赵禹拿起手机,刻意大声道:“车?不够了啊,明天那么多人要用车,你开自己的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