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值得看的,是巷尾那处民俗文化馆,三进三厢两院,标标准准的渠山古民居。进门入馆,院落精巧,四方天井,透漏着形状规则的天光,飞檐翘角下皆放着圆形的青石小槽,槽里有萍,接滴答的漏雨。馆内空寂,走路略带反响,设器皿、石器、农具、匠人四个展厅,溯洄从之又顺流而下,分明就是段儿没落的文史。里头有间合着门不让进的厢房,李鸢隔着窗子探头,看里头摆的净是古人像,一个没防备,吓得差点儿把午饭吐了。
排水系统发达,挖了不少下水的小渠,横一截石板做桥,也有名有姓,个个听着像大家闺秀,要么金雀要么望月,要么扶桑要么灵泉,妙语奇思又富思辨。桥边有民宅,疏疏落落,檐都精致,彭小满掸眼在一户门前瞧见个老太太。
老人家瘦削,畏寒,黄的绿的薄的厚的,穿的里三层外三层,又坐板凳上弓着腰,更显臃肿。老太太白发齐耳梳的一丝不苟,跷了条腿,手边翻着本厚厚的书。书不新,纸质薄脆透光,四周泛黄微皱;字儿更不大,老太太用手指比着,读的费力。
瞄见的时候正有难得的阳光,斜插下来触地,漫漫弥开,蒙老太太白底儿黑面的老布鞋上。就那么一眼,就跟被净化了似的,说不上来的心里明净。
彭小满挺没肖像权意识地拍了张照,想发朋友圈,配字琢磨了半天,是洞明了然百态人生,还是智者乐水,参透尽悟,都过犹不及有点儿太装,删繁就简改成俩字,优雅。
彭小满又突然感到难过,他觉得如果葛秀银还在,几十年后和缓冉去,说不定就是老太太这样子。
逛到几近傍晚,才发现民居背后是个老旧祠堂,祠堂北侧则是渠山镇小学。这小学放寒假比鹭高还晚,来人转悠到门口,正赶上学生放课敲铃,三三两两打头奔出校门的,净是些九十岁的萝卜头。小学门口就没有不买零嘴儿的,祠堂改成了小卖部,纸笔练习册,花片弹珠鸡毛毽,一块两包的辣条干脆面,一应俱全。祠堂檐下还带摆摊儿的,俩,一个卖糖画,一个卖铁板鱿鱼。
平时吧,一脑门子扎卷子里,这三无食品是想都不带想,但一见着就不行,心痒,怀旧,李鸢彭小满心照不宣地来了个对视,直往糖画摊子上奔。六块钱一个的带给选样式,五块的一个的转转盘,指着啥画啥。俩人伸手猜宝猜,三盘两胜,李鸢点背,乖乖掏十块钱,转两发,换来一根蝴蝶一只鼠。
李鸢彭小满大摇大摆进小学,保安也没拦,比胡八一有眼力见儿多了。操场似乎是将将铺就,红胶跑道分外艳红,散着淡淡的塑胶气味。俩人倚着单杠,背枕一线青山,沐着隐隐带红的天光,看几个男孩儿脱掉冬袄草地上一甩,噼噼啪啪打起了篮球。
几乎就是一幅画。
“我想要蝴蝶。”彭小满不容有他,伸手指着。
“我欠你了?”李鸢瞥他,抬着左手举高蝴蝶,“有本事猜宝猜。”
“我不跟你猜。”彭小满推拒,“我觉得刚才那把已经把我运气赌光了,还猜我稳输,我不猜。”
“那不行,我多亏。”李鸢挑眉。
彭小满皱鼻子,“抠兮兮那个样子。”
李鸢笑开,“好歹一句好话能说吧?”
彭小满为吃没尊严,张嘴就来:“李鸢你真鸡儿的帅。”
“还能再没诚意点儿不?”李鸢继续逗。
“我的天,李鸢你宇宙无敌霹雳回旋帅炸裂。”
“别仅限于帅,这我心里有数不用你一直提醒。”李鸢伸胳膊往他脖子上一架,勾肩搭背道:“要不表个白吧,爽了我两个都给你。”
“我喜欢你。”犹嫌不够情真意切,彭小满还比了个心。
“爽了。”李鸢低下头,遮了彭小满眼前的天光,“我也喜欢你。”
晚上回民宿,李鸢从包里掏出盒套子往电视柜上一掷的时候,彭小满呛了口文青老板免费自制的甜酒酿,两颗小元宵从嘴里喷出,弹得老远。李鸢哭笑不得地过去帮他拍背顺气儿,彭小满端是副良家少女误入青楼,搁下塑料碗往边上直躲,道:“你闪开,青山绿水的带着套子出门你脏不脏?”
“嘶。”李鸢皱眉,发现这小子最近嘴皮子利索得很可以,自己就快怼不过他了,就按着他肩膀把他往床上推,屈起膝盖抵上,“青山绿水怎么了?就是陶渊明也得撸管吧?”